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91篇
化学   50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20篇
物理学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环氧化聚丁二烯/酸酐体系的热固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差动热分析仪 ,以等速升温热固化和等温热固化方式研究了环氧化聚丁二烯及双酚A型环氧树脂在α 甲基 四氢苯酐、顺酐、酸酐 70 # 等固化剂作用下的热固化行为 ,确定了LEPB MBA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在71.90~ 75 .0 3kJ·mol-1之间。实验证明 ,环氧化聚丁二烯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在固化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2.
用电阻法测定了添加导电炭黑的环氧树脂固化过程。由于载流子是导电炭黑提供的电子,因而体系电阻率大大降低,测量方法得以简化,并使固化过程的测量可以一直进行,从而发现了环氧树脂固化过程存在着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反映树脂粘度增加的电阻值上升;第二阶段,反映树脂密度增加的电阻值下降。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对聚(异氰脲酸酯-噁唑烷酮)(PISOX)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用原位红外法定量地研究了温度、投料比对PISOX合成中噁唑烷酮(OX)和异氰脲酸酯(IS)成环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低温有利于IS的生成,高温有利OX的生成;在高温下IS转化为OX;投料比与固化工艺决定着PISOX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4.
以2-萘酚为原料,先合成出2,2?二羟基-1,1?联萘,再合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联萘结构的环氧树脂(BEBN)。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树脂的结构,推测了树脂合成的机理,并对树脂的性能作了一定的研究。该树脂的固化物表现出良好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5.
脂环族环氧树脂和螺环原碳酸酯的光引发正离子共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无收缩单体-1,6,8,13-四氧螺[7,7]十三碳烷(SOC_7)和3,4-环氧基环己烷甲酸3',4'-环氧基环己烷甲酯(ERL-4221)的光引发正离子共聚合的研究结果表明,少量SOC_7加到ERL-4221体系中可抑制固化收缩没有明显降低热性能。ERL-4221对SOC_7的合适克分子比为4比1,由此得到T_g为203℃而聚合时体积收缩为4.4%的交联共聚物。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端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酐、E-44环氧树脂合成了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MeO-PEG-Ma-E-44,以相反转乳化技术制备E-44水性环氧树脂,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率达98.5%的MeO-PEG-Ma-E-44,用量为E-44的ω=16.5%-20%得到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最稳定。DSC和TG分析结果表明:乳化前后的E-44环氧树脂都能室温条件2h内很好的固化,固化后热性能基本不变,分解温度约在380℃,热失重率89%,其玻璃转变温度有所降低,韧性有所提高,其它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厚度浸渍的 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最小失超能( MQE) 和失超传播速度(NZPV) ,分析了不同环氧树脂厚度对 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最小失超能和失超传播速度随归一化传输电流的关系. 结果表明,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最小失超能随环氧树脂厚度的增加变化很小;ReBCO 高温超导带材的失超传播速度随着环氧树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8.
149.
通过在联苯型液晶环氧4,4’-联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BPDGE)固化体系中引入长链烷基一元胺,制备了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液晶热固体。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液晶环氧树脂热固体具有近晶相结构,其近晶相层间距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动态力学分析(DMA)显示,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改变烷基链含量和长短在140-170℃范围内调节,所制备的液晶交联网络其高弹态模量大于20MPa。形状记忆弯曲回复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联苯型液晶环氧树脂的形状回复率接近100%,具有完全形状记忆效应,其响应温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回复速率随着烷基链长度和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0.
本文合成了既含聚醚柔性链、又含刚性介晶结构单元的活性增韧剂(LCEU(PEG)),用其改性E-51/dicy固化体系。系统研究了增韧剂中柔性链分子量与改性体系动态力学性能、冲击性能之间的关系。动态力学分析表明:改性体系的100℃以下的模量没有降低,并且随LCEU(PEG)中柔性链分子量的降低而略有升高;Tg随LCEU(PEG)的加入而略微降低,随改性剂中柔性链分子量的降低而略微增大。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当LCEU(PEG)柔性链分子链为1000、600时,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可以提高6~7倍;而当LCEU(PEG)柔性链分子链为400、200时冲击强度最大只能提高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