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15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37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运用高灵敏度的共显微拉曼系统研究了多孔硅在纵向的拉曼效应和光致发光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硅在形成的初期和后期的反应机制不相同。反应初期,外表面的颗粒尺寸比内表面的大,而经过长时间刻蚀而获得的多孔硅,其外表面颗粒尺寸比内表面的小。我们认为反应的初期主要受表面不均匀电场的影响,而随着表面多孔层的增厚和颗粒的细化,刻蚀反应逐渐变成受传质过程和量子尺寸约束的控制。  相似文献   
582.
利用大型流化床制得了适用于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不定形活性AC-A,并对其进行了特性分析,在固定床上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脱除SO2的性能。与硫容相近的商业活性AC-B的脱硫性能对比,发现其脱硫性能较好。实验结果表明,在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5%~0.12%,反应温度为80 ℃~100 ℃,空速(GHSV)为1 200 h-1,O2的体积分数为6%,水蒸气为10%的情况下,活性AC-A保持SO2脱除率在90%以上达5 h。再生循环脱硫实验表明,活性AC-A具有良好的再生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583.
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工业示范试验二旋飞为部分原料,再配以原煤和煤油混合,试制了烟气脱硫用成型活性。实验表明: 炭化温度的高低对成型活性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强度的影响尤为密切。为了得到较高的耐磨、耐压强度,在满足其它性能的前提下,炭化温度最佳的范围为600 ℃~700 ℃,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其强度大于95%, 硫容为80 mg/g,符合活性的商业使用要求。同时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活性孔结构发展的影响。并对活性进行了孔结构的表征,探讨了孔结构和二氧化硫吸附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4.
常青  赵双明 《应用光学》2020,41(3):482-489
光场数据重聚包括空间域重聚和频域重聚两种方法,在重聚过程中均需要进行插值计算,重聚精度与插值精度密切相关,而插值算法的复杂度会影响计算效率。在实际大量图像处理中,在重聚效果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计算效率最高的方法,其中,插值精度对频域影响远大于空间域。介绍了空间域重聚和频域重聚的原理,以及传统3种插值方法和sinc函数插值法,分别用不同的插值方法对这两种重聚方法进行实验,比较其重聚效果并计算其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计算效率的需求,在满足精度要求情况下,空间域重聚采用线性插值法最佳,频域采用采样半径为2像素的sinc插值最佳。对同一幅影像多次重聚时,频域方法优于空间域方法。  相似文献   
585.
为了解决飞级激光能量计的校准问题,提出了一种专用的校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采用固定和可变二级衰减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响应波长1 064 nm、脉宽5 ns~1 μs、飞量级的激光能量计的校准。阐述了校准系统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和方法。对系统的关键组件和整机性能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测试结果,能量重复测量的不确定度为3%,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达到11%。最后,提出了该校准系统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86.
靶丸内表面轮廓是激光核聚变靶丸的关键参数,需要精密检测。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白光共光谱和精密气浮轴系的靶丸内表面轮廓测量基本原理,建立了靶丸内表面轮廓的白光共光谱测量方法。此外,搭建了靶丸内表面轮廓测量实验装置,建立了基于靶丸光学图像的辅助调心方法,实现了靶丸内表面轮廓的精密测量,获得了准确的靶丸内表面轮廓曲线;最后,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白光共光谱能实现靶丸内表面低阶轮廓的精密测量,其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1μm。  相似文献   
587.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ACE Model C),研究了在反应温度460-540℃下,模型化合物十氢萘在Y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裂化反应路径及生机理。结果表明,十氢萘裂化的初始阶段,H+进攻十氢萘上与叔碳原子相连的C-H键和C-C键形成非经典五配位叔正碳离子是其最主要的引发反应;十氢萘裂化产物主要是丙烯、丙烷、异丁烷、异戊烷、甲基环戊烷、甲苯、二甲基苯等;产物的收率在催化剂上由大到小为,非芳烃、单环芳烃、双环芳烃;十氢萘催化生的机理是碳正离子机理,随反应温度和分子筛酸量的升高,双分子氢转移以及脱氢缩合能力增强,炭产率和转化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588.
为了实现大像面、小投射比、高清画面要求,设计了一款折反式超短投影镜头。根据性能指标要求选择了反远距系统,采用缩放法获得初始结构,由出瞳位置不同视场光线与像面的高度关系,计算获得了反射镜坐标数据,拟合得到反射镜面型。采用点列图、场曲/畸变和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线对像质进行了评价。最终获得了距为5.45 mm,投射比为0.4的物方远心系统,在投影距离720 mm时可投射80 inch画面,清晰度为1080 p,视场角为136°,放大倍率约为125倍,系统点列图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半径小于750μm,畸变小于0.2%,相对照度在96%以上,其MTF曲线幅值在0.54 lp/mm时均大于0.3。公差分析表明,系统设计合理,成像质量良好。相较于其他折反式超短投影镜头,该系统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折射部分未使用非球面,有效降低了加工和装配难度。  相似文献   
589.
超短偏振折反射虚拟现实(VR)镜头是新兴的近眼显示光学解决方案,能满足用户对大视场、大出瞳和高清晰度的需求。本文详述了超短偏振折反射VR镜头的光路原理,说明了偏振折反射VR光学方案相较于传统VR光学方案的优势,并研究了低应力镜片的设计方法。为增加设计自由度,提出将非球面转化为环形拼接非球面,并介绍了拼接非球面的数学描述与优化策略。针对不同视场的像质差异问题,引入了像质自动平衡优化算法。采用上述方法先后设计了47°视场角和96°视场角的两款超短偏振折反射VR镜头,在像质平衡优化后,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值较采用普通非球面的系统提升了0.35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了环形拼接非球面在VR镜头设计中的可行性与高自由度优势,并体现了像质平衡优化算法的实用性。介绍了超短偏振折反射VR镜头的研发流程,原理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光学系统的良好显示性能。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对VR近眼显示设备的高清化与轻量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0.
本文研究了CPn中的弱等Hopf超曲面的分类,弱等超曲面首先是由滕楚莲与Thorbergsson在[13]中引入的,设 M是 CPn中的弱等 Hopf超曲面,则 M的不同半径的个数是 2,4或6;并且当 g= 2或 4时, M在 CPn中是等参的;当 g= 6时,n= 3,M=π-1(M)与 S7中的等参超曲面不Lie等价,此处π:S7→CP3是Hopf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