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化学   28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86篇
综合类   110篇
数学   147篇
物理学   21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发射方向调制信号的多波束调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单天线接收机通过接收解调信号能实现通信和方向测量功能,提出了一种多波束调制的概念.它利用双波束或多波束的空间特性来实现数字调制和方向调制.设计了一个六元线天线发射阵列,将中间的四元天线两两成对激励,形成双波束,用双波束调制实现数字通信和方向粗测,然后对大间距的二元天线用不同的相差激励,形成有错位的多波束,用多波束调制实现数字通信和方向精测.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多波束调制实现了在调制信号设计层面上的数字通信与测向的深度综合.  相似文献   
132.
 长期以来,核磁共振现象主要用于化学分析中.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在医学上可用药物分析和生化分析.1958年,开始有人用NMR原理进行活体血流量测定.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R.Damdian提出NMR用于医学诊断的可能性及其意义,化学家P.C.Lauterbut于1972年进一步指出NMR信号完全可以重建图象.同年,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或称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正式宣告问世,这使医学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简称为CT.核磁共振医学成像也采用先进的CT技术,称为核磁共振计算机体层摄影(NMR-CT).但它与X-CT在获取信息的原理方面全然不同,在图像重建方面有所相似,只不过NMR-CT比X-CT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33.
134.
稀疏矢量阵进行宽带信号处理时,强目标的栅瓣及对称伪峰会干扰弱目标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干扰预测的加权抑制方法。方法利用矢量阵波束形成先获得强目标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信息以及目标所在方位各频率的幅度谱信息,再利用理论计算公式获得强目标的栅瓣和对称伪峰角度上对应的各频率点的幅度谱强度信息,通过在方位、频率维度加权的方式对强目标的栅瓣和伪峰干扰进行抑制,来改善在强干扰下的弱目标检测能力。方法也适用于多目标情况,对各个目标依次使用,减少多目标时栅瓣和对称伪峰对方位历程的影响,净化了时间方位历程图。对所提方法给出了理论推导过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可行。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强目标的栅瓣和对称伪峰干扰,提高弱目标的检测能力,此外,净化后的时间方位历程图更利于弱目标检测和目标数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135.
寇思玮  冯西安  毕杨  黄辉 《声学学报》2021,46(4):519-528
针对傅氏空时二维谱估计分辨率低以及声呐空时采样数据样本数不足给角度-多普勒成像带来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水声信号稀疏重构的高分辨角度-多普勒成像方法和抗混响空时滤波器的稀疏重构方法。该方法在声呐阵列单测量向量的极少观测样本条件下,建立阵列信号的空时稀疏表示模型,应用稀疏表示的匹配追踪算法和基追踪算法重构回波与混响的高分辨角度-多普勒像。并根据运动声呐回波与混响的空时分布规律及声呐待检测距离单元位置的先验信息,沿着混响空时分布脊线设计混响稀疏表示的专用空时导向向量字典,通过重构抗混响空时滤波器来抑制角度-多普勒平面的混响干扰。对运动声呐前视和侧视阵列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混响背景中,该方法采用声呐阵列单测量向量重构了低速运动目标多亮点回波的高分辨角度-多普勒像,频率分辨率突破傅里叶分辨率,角度分辨率突破阵列瑞利限,分辨率明显优于傅氏空时谱估计。   相似文献   
136.
王爽  陈华伟 《声学学报》2021,46(6):884-895
针对具有空间响应变化函数约束的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设计问题,提出了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抽头稀疏设计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能够将原始优化问题进行分裂处理的特点,通过引入替代变量和指示函数,使得表征波束形成器抽头稀疏度量的非凸L0范数与阵列响应约束分离,进而将问题分裂到元素层级并给出近邻算子的解。对于指示函数的近邻算子求解,在分裂到元素层级后则退化为简单的双边约束问题,因而降低了优化求解的计算复杂度。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比现有的L1范数方法在宽频带条件下的抽头稀疏度能够提升6%~13%,通带最大波动误差减小了约2 dB,并且优化消耗时间更短。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实现高抽头稀疏度波束形成的同时,对声信号造成的失真更小。因此,所提出的方法在降低传声器阵列波束形成器的实现复杂度以及保持阵列响应的频率不变性能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7.
使用稀疏贝叶斯学习的水声多途信道盲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使用稀疏贝叶斯学习(SBL)的多途信号盲解卷积方法对水声多途信道的信道脉冲响应(CIR)进行盲估计。该方法利用垂直阵和多频SBL获得宽带舰船声源在不同垂直到达角上的复数域多频点信号,取其相位对垂直阵接收信号匹配滤波,得到每条路径上的CIR,将多路径CIR相干叠加得到最终的多途CIR结果。仿真与海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有的基于交替投影的多途信号盲解卷积方法,所提出方法有以下几个好处:(1)无需准确预估多途信号数目;(2)分离的多途信号的方位更准确且信号相位更可靠;(3)有效获取了舰船与阵列之间的CIR.并且将弱路径CIR的平均时间估计误差从4.7 ms缩小到1.0 ms.显著提高了弱路径CIR的时间估计精度。使用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多途信号盲解卷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多途环境下水声信道盲估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8.
陈广森  秦风  高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2):123025-1-123025-6
由于同轴电缆的低通传输特性,脉冲信号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畸变,并且畸变程度会随着脉冲信号频率、带宽以及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创新性地将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种图像复原方法——维纳滤波法应用于脉冲信号同轴电缆传输畸变补偿,仅利用同轴电缆的S参数和输出信号即可完成输入信号的重构。并以10 m同轴电缆为对象,采用该方法分别对双指数脉冲信号、高斯调制脉冲信号、调制方波信号进行传输畸变补偿。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样式的信号,该方法均具有优异的补偿性能;并且,与工程上常用的衰减补偿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补偿精度高,还具有高的计算效率,在同轴电缆脉冲信号传输畸变补偿中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以核磁共振(NMR)射频线圈振铃信号产生原理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场环境下由环状间隙腔线圈与螺线管线圈构成的收发分离式短死时间射频线圈设计方案,采用优化调谐匹配网络提高发射效率;根据射频线圈方案需求设计了快速切换的射频开关及驱动.在此基础上依据仿真结果制作了短死时间射频线圈,并应用于自主研制的低场9.51 MHz便携式NMR谱仪系统,进行NMR实验,结果显示可将收发切换时间缩短至10 μs以内,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0.
国内外现有研究工作主要针对车型进行识别,该文在此基础上对车速范围的分类识别进行了研究。文中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结合(PCA-BP)对车型与车速进行识别分析,对比了与BP神经网络算法识别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应用PCA-BP方法的识别效果整体较好,且在识别过程中可以节省计算时长的50%~70%左右,大大提高了识别速度。在未来的车辆识别系统实现中,可以在保证良好识别效果的前提下,提高软硬件平台的传输效率,节省识别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