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1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2797篇
化学   4622篇
晶体学   121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130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145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多元芯片方法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离子注入剂量的GaAsAlGaAs非对称耦合量子阱单元,通过光致荧光谱测量,研究了单纯的离子注入导致的界面混合效应.荧光光谱行为与有效质量理论计算研究表明,Al原子在异质结界面的扩散在离子注入过程中已基本完成,而热退火作用主要是去除无辐射复合中心. 关键词: 量子阱 离子注入 光致荧光谱 界面混合  相似文献   
22.
离子注入合成β-FeSi2薄膜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EVVA源(Metal Vapor Vacuum Arc Ion Source)离子注入合成β-FeSi2薄膜,用常规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研究了不同制备参数下β-FeSi2薄膜的显微结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调整注入能量和剂量,可以得到厚度不同的β-FeSi2表面层和埋入层. 制备过程中生成的α,β,γ和CsCl型FeSi2相的相变顺序为γ-FeSi2→β-FeSi2→α-FeSi2,CsCl-FeSi2→β-FeSi2→α-FeSi2或β-FeSi2→α-FeSi2. 当注入参数增加到60kV,4×1017ions/cm2,就会导致非晶的形成,非晶在退火后会晶化为β-FeSi2相,相变顺序就变为非晶→β-FeSi2→α-FeSi2. 随退火温度逐渐升高硅化物颗粒逐渐长大,并向基体内部生长,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硅化物层会收缩断裂为一个个小岛状,使得硅化物/硅界面平整度下降. 另外,对于β-FeSi2/Si界面取向关系的研究表明,在Si基体上难以形成高质量β-FeSi2薄膜的原因在于多种非共格取向关系的并存、孪晶的形成以及由此导致的界面缺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3.
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表征了不同氧分压下通过热蒸发镁在GaAs(100)面制备氧经物超薄膜过程中的氧物种,结果表明表面氧物种的形式与镁氧配比有关,较高的氧分压下于形成活泼的分子离子等氧中间体,因此通过控制镁氧比可以制备高效的薄膜模型催化剂或适合于功能材料集成的规则氧化物过渡层,氧物种的形式可以通过能谱中不同的原子或分子轨道电子跃迁来有效地区分。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28.
用溶胶凝胶法,灼烧法合成了纳米级WO3,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WO3进行表征.在Fe3 为电子受体、溶液酸度pH为2.0情况下,研究了纳米级WO3在365nm紫外辐射下光解水析氧的光催化活性,并讨论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结晶程度越高、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的纳米级WO3具有更高的光分解水析氧活性,电子受体的浓度、溶液的酸度对析氧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利用自发喇曼散射光谱测量氧碘化学激光器单态氧发生器氯气利用率的原理及实验装置,并给出了在以氮气作为稀释气的0.1mol/s射流式氧发生器上测试的结果,测试相对误差小于12%。由于该方法只需要通过测量喇曼谱线相对强度之比,即可算出氯的利用率,因此不需要另外的标定实验,从而避免了因标定带来的影响。该方法减小了测试误差,简化了实验过程,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双钙钛矿结构RBaCo2O5 δ(Pr,Sm,Y)化合物进行了内耗研究。随稀土元素R的不同该材料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晶体结构,并导致了氧缺陷不同的驰豫行为。体系内耗谱图中呈现的一个驰豫型内耗峰被认为是由于[ROδ]层中额外氧的运动引起的。SmBaCo2O5 δ体系中在360 K附近还观察到一个相变型内耗峰,它伴随有模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