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6篇
  免费   1703篇
  国内免费   3111篇
化学   5379篇
晶体学   621篇
力学   433篇
综合类   152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332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95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BaFX:Eu~(2+)晶体中,Eu~(2+)4f~65d能级和4f~65s能级存在组态间相互作用,引起d-f和f-f跃迁相对强度的改变。观察到~8S_(7/2)→4f~65d-6s跃迁。改变BaFX组成中的F/X原子比,对Eu~(2+)发光无明显影响。Eu~(2+)(f-f)和共存于基质中的Eu~(3+)间存在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42.
分别以硝酸盐、盐酸盐和硫酸盐为金属盐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MgAlCuFe类水滑石前驱体,经过700℃焙烧6h后,制得三种新型FCC硫转移剂.运用X射线衍射、热重、氮气吸附和红外光谱对这三种硫转移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改装的WRP-3热重天平评价了其氧化吸硫和还原脱硫的性能.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盐均可得到结构规整的类水滑石前驱体,经过焙烧后得到复合氧化物MgAlCuFe.与采用盐酸盐和硫酸盐作前体相比,由硝酸盐制得的硫转移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饱和吸附硫容和氧化吸硫速率均较高,6min可达到1.54g/g的饱和吸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还原脱硫能力.  相似文献   
143.
戴茂华  汤丁亮  袁友珠 《催化学报》2006,27(12):1063-1068
 以TiCl4和SiCl4为原料,采用水解和非水水解溶胶-凝胶两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含量的Ti-Si复氧化物载体,继而用沉积-沉淀法制得载金催化剂. 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N2吸附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氢气和氧气存在下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催化性能. 研究表明,钛含量在6%~14%范围内时,两种方法制得的Ti-Si复氧化物均为无定形结构,但采用非水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载体比表面积较高. 以非水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钛含量10%的Ti-Si复氧化物为载体得到的载金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60 min时,丙烯转化率为5.7%, 240 min后降为3.3%, 环氧丙烷的选择性稳定于95%左右. 还考察了非水水解溶胶-凝胶的陈化时间和金沉积-沉淀溶液的pH值等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刘华  许珊  王晓来 《分子催化》2005,(4):301-307
以硝酸钴和硝酸铈为前驱物,SBA-15为硬模板,利用双溶剂法制备了Co3O4-CeO2介孔复合氧化物,通过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测试、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活性组分及载体进行了表征,并且与浸渍法和共沉淀法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浸渍法和共沉淀法,采用双溶剂法制备的介孔Co3O4-CeO2复合氧化物具有均匀的介孔结构、较小的颗粒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活性组分分散度。此外,CO氧化脱除评价显示与常规的共沉淀法和浸渍法所制备的催化剂相比该介孔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其高活性主要归因于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的高分散度。  相似文献   
145.
杨玉川  魏莉  金子林 《有机化学》2004,24(6):579-584
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是指一类由两种或多种液态有机物组成的催化反应体系,其特点是体系的相态变化可通过温度来调控,即体系在高温时相互混溶呈均相,低温不溶分成两相,催化剂和产物分别处于两相,从而为解决均相催化剂分离难的问题开拓了一个新方向,是液/液两相催化研究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首次以"温控"为主线将氟两相催化作为温控液/液两相催化的一个特定类型纳入"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范畴,并与其它通过温度来调控的有机液/液两相和作者提出的温控相分离催化串在一起作一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6.
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使矿物燃料和氧在同一气室中反应发电,具有无需密封、结构简单及抗热和机械性能强的特点,已经显示出作为便携式电源的良好发展前景,近几年来已成为燃料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背景、特点、工作原理和影响单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的众多因素,阐述了它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7.
PVDF/PAN共混超滤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尹秀丽  宋艳秋 《应用化学》1997,14(5):112-114
PVDF/PAN共混超滤膜尹秀丽*宋艳秋(天津纺织工学院材料科学系天津300160)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共混,超滤膜1996-11-20收稿,1997-05-07修回共混是改变高分子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已发现用聚合物共混的方法能制得性能优异的...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柠檬酸凝胶法两步热处理工艺制备了单相Ba2Ti9O20。干凝胶在750 ℃热处理得到了物相为BaTi5O11和Ba4Ti13O30、尺寸为30~50 nm的前驱体粉体。纳米前驱体具有高表面活性,促使单相Ba2Ti9O20在1 200 ℃热处理温度下形成。两步热处理所得的粉体比一步热处理所得的粉体具有更好的烧结和介电特性,两步热处理所得的粉体,在1 250 ℃烧结4 h,可获得理论密度为97%的Ba2Ti9O20微波介质陶瓷,其介电性能:εr=38.5,Qf=19 320 GHz,τf=8.7×10-6-1。  相似文献   
149.
本文综述了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反应机理,以及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改性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0.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大米中氟草烟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样采用NaOH-甲醇溶液提取,经EASY柱固相萃取净化后,以甲醇为衍生剂,浓硫酸为催化剂,在93~98℃水浴条件下酯化后,以DB-5 MS柱为分离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氟草烟质量浓度为0.05~2 mg/L时,与相应的峰面积或丰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添加质量浓度为0.050 0~0.200 mg/kg时,回收率为81%~98%,该法检出限为0.0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