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729篇
化学   161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65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11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Tb^3+与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BPD),枯草杆菌α-淀粉酶(BSα-A)的络合发光现象,实验表明,BPD和BSα-A分别在PH=7-8和5-6范围内与Tb^3+络合,并发射Tb^3+的特征荧光,Tb^3+与BPD和BSα-A的络合比分别为2:1和4:1。并应用Forster理论测定了Tb^3+与BPD和BSα-A之间能量传递的距离R分别为1.39nm和1.48nm,其临界距离  相似文献   
62.
合成了两个酰腙类荧光探针1和2,在DMSO-H_2O(7∶3,体积比)体系中,两者分别在478 nm和460 nm处对Al~(3+)具有较好的荧光选择识别作用。Job's法、核磁滴定、质谱分析表明,探针1和2与Al~(3+)的配位比均为1∶2,且对Al~(3+)的检出限分别为9.58×10~(-8) mol/L和6.52×10~(-8) mol/L。同时提出了探针1和2对Al~(3+)的荧光传感机理。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探针1和2可用于河水和自来水中一定浓度范围内Al~(3+)的检测。  相似文献   
63.
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使纳米生物技术获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纳米金作为研究较早的一种纳米材料,其在纳米生物探针方面的应用是最近几年较为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评述了近年来纳米金探针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阐述了纳米金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机理,介绍了纳米金探针在核酸分析、免疫分析、单细胞分析和靶向药物载体4个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乔庆龙  周伟  陈婕  刘文娟  苗露  尹文婷  徐兆超 《色谱》2019,37(8):872-877
为将生物体内微观的蛋白行为可视化并以宏观信号呈现出来对蛋白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借助SNAP-tag蛋白标签技术与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构建了一系列用于活细胞内实时监测目标蛋白的免洗荧光探针。标签蛋白SNAP-tag能够特异性识别探针中的苄基鸟嘌呤,从而使目标蛋白共价连接上荧光团(萘酰亚胺),携带上荧光信使。此外,由于萘酰亚胺从水环境中被牵引至SNAP-tag蛋白的疏水空腔,其荧光信号呈现出2~13倍的增强。通过SNAP-tag标签蛋白与目标蛋白的融合,该荧光探针实现了对活细胞内线粒体蛋白CoX8A及核内蛋白H2B特异性识别,在免洗条件下完成了对目标蛋白的实时追踪及原位分析。  相似文献   
65.
5-amino-l,10-phenanthroline (5-AP), as a tautomeric heterocyclic aromatic chelating fluorophore (THACF), can sense Zn^2+ selectively by shifting emission from 495 to 564 nm upon Zn^2+ addition in ethanol. The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ing behavior has been correlated to the tautomerization of 5-AP affected by solvents and metal chelation. The strategy using THACF as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Zn^2+ not only simplifies the synthetic procedure but also give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Zn^2+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design.  相似文献   
66.
微波等离子体炬发射光谱法去溶系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微波等离子体矩(MPT)作激发光源,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为氩气,研究了气动雾化进样去溶系统的工作参数对分析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水冷凝与浓硫酸吸收二者协同去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OH (Q1带,带头谱线为308.520nm)的发射强度即可判别样品去溶效果。  相似文献   
67.
杨频  熊振海 《化学学报》2001,59(7):1038-1044
针对国际上对金属配合物同DNA间作用机量的争议,采用分子模拟手段在MM2力场下,搭建并优化了手性金属配合物△,Λ-[Co(phen)2tpphz]^3+与B-DNA[d(GTCGATCGAC)2]的模型,继而对其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得出的结论是:对所采用的B-DNA片断,该金属配合物有明显的立体选择性△型配合物从小沟插入占明显优势,而且,总体来看,从AT区插入更易进行。  相似文献   
68.
以Eu^3+为荧光探针研究(LaO)3BO3的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晶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LaO)3BO3合成的工艺条件和结构。以少量Li2CO3作助熔可在较低温度和较短反应时间内制备出(LaO3)BO3纯物相。(LaO)3BO3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m或P21。根据Eu^3+荧光光谱以5D0→7F2电偶极跃迁为主及5D0→7FJ(J=0、1、2、3、4)跃迁的谱峰数并结合空间群中各个等效点的对称性,推断La^3+在(LaO)3BO3中所处格位的点对称  相似文献   
69.
离子液体的酸性测定及其催化的二苯醚/十二烯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乙腈探针红外光谱法测定了[bmim]Cl/AlCl3类离子液体的酸性.结果表明,乙腈可以区分离子液体的酸类型(Bronsted酸或Lewis酸),同时可以指示离子液体的Lewis酸强度.使用[bmim]Cl/AlCl3类离子液体催化二苯醚与十二烯的烷基化反应,研究了离子液体的酸强度、反应温度和醚烯比对反应的影响,并与AlCl3催化体系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该离子液体对二苯醚与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lCl3.使用离子液体作催化剂显著提高了烷基化反应的产率,简化了产物的分离与提纯,且对环境友好.当控制反应温度为80℃,原料醚烯摩尔比为7,并采用酸强度适中的离子液体时,目标产物单十二烷基二苯醚的产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70.
用荧光素作荧光探针 ,研究了可聚合凝胶因子 4,4′ 二 (α 甲基丙烯酰氧基 1 ,3 亚乙氧基羰基丙酰氨基 )二苯甲烷 (BMDM)在二苯醚的凝胶化过程中的聚集状态 .研究结果发现 ,与荧光素在二苯醚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相比 ,在凝胶中出现了 1 0~2 5nm的红移 ;而且发现分子凝胶的凝胶化时间随着BMDM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偏振荧光法研究分子凝胶的取向发现 ,该分子凝胶的形成过程是从各向同性的溶液(P0 =0 )向各向异性的溶胶 (P>0 )转变 ,再向各向同性的凝胶 (Pgel≈ 0 )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