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0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4470篇
化学   7435篇
晶体学   81篇
力学   74篇
综合类   86篇
数学   216篇
物理学   90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147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9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物理通报》2006,(2):48-48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和金属所合作,共同参与搭载我国第22颗返回式卫星进行空间微重力实验。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观察了银基合金和半导体化合物熔滴形貌变化、液/固界面的润湿过程及熔滴凝固前后接触角的差异,研究了液/固界面反应及特性表征,并成功地完成了近距离摄像机、有视窗加热炉等硬件的研制,取得了预定结果。  相似文献   
32.
在280-500K温度范围内用自动绝热量热计测量了(n-C~1~2H~2~5NH~3)~2CdCl~4的热容。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发现一个固-固相转变, 其相变温度, 相变焓和相变熵分别为(332.4±0.1)K,(48.35±0.33)kJ.mol^-^1和(145.5±1.0)J.K^-^1.mol^-^1。结合已发表的(n-C~1~2H~2~5NH~3)~2MCl~4(M=Mn, Zn)的相变参数讨论了此类配合物的中心原子对其相变的影响。[MCl~4]^2^-配位方式的不同被认为是该类配合物的相变热参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 aluminium and quercetin(Q) in methanol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27^Al solid-state, 13^C and 1^H NMR and MS(ESI), UV and IR spectra. Formation of the 1:2 complex was favored in methanol relative to all other solvent and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observed of Al(Ⅲ) has a 1:2 stoichiometry. The fine structure of 1:2 aluminum complex of quercetin was that the aluminum central atom chelated with two quereetin molecules and two methoxyl groups between two five membered rings, its coordination is six, the chelated site was 3-hydroxy-4-carbonyl.  相似文献   
3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6个新型含氧亚甲基和亚胺桥键液晶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讨论了取代基H,CH3,CH3O,C2H5O,NO2,Cl对分子电荷、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分子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得到最大吸收波长λmax.计算表明,取代基的引入导致最大吸收波长红移.  相似文献   
35.
 三、界面态连续体的动态响应和分布多年来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把界面态处理为局域在半导体界面平面处的经典理论完全不能够解释化合物半导体-绝缘体界面的行为特点,从而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界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为半导体界面的能带结构示意图.在实际的I-S界面上,界面态是在绝缘体-半导体界面附近,在能量上和空间上的连续分布体(如图中点所示). 这里以n型半导体为例,通过绝缘体中的界面态对电子的捕获和发射过程说明界面态动态响应的特点.由于势垒△Ec的存在,空间分布的界面态与电子的作用只能依介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36.
以~1H NMR谱学和磁化率对一些含邻苯二硫酚或巯基苯酚配体的钴化合物的磁性作了研究,并讨论了它们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37.
38.
郑发鲲  余秀芬 《结构化学》1994,13(5):397-401
  相似文献   
39.
40.
The paper reported a novel and efficient aerobic oxidative coupling reaction of 2-naphthol derivatives catalyzed by CuCu (Ⅰ or Ⅱ)N-alkylimidazole complexes in excellent yield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Cu(Ⅱ)N-methylimidazole complex to be determined by X-R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