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3篇
  免费   1380篇
  国内免费   10519篇
化学   18530篇
晶体学   283篇
力学   315篇
综合类   421篇
数学   702篇
物理学   3161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521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934篇
  2013年   850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910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923篇
  2003年   953篇
  2002年   847篇
  2001年   880篇
  2000年   678篇
  1999年   620篇
  1998年   611篇
  1997年   564篇
  1996年   573篇
  1995年   538篇
  1994年   572篇
  1993年   465篇
  1992年   420篇
  1991年   408篇
  1990年   397篇
  1989年   406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通过双亚氨酸盐酸盐与手性胺醇反应简便地合成了二取代双恶唑啉衍生物, 并将其与铜配位运用于重氮醋酸酯对烯烃的不对称环丙化反应, 不对称诱导反应光学产物收率最高达95%d.e.  相似文献   
123.
木质装饰板材贫氧条件下燃烧和热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在各种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对落叶松、红木和红松样品进行实验。通过对TG、DTG和DTA曲线的分析,样品干燥基要经历两个失重过程,第一个失重过程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解,第二个失重过程主要是木质素的炭化分解和燃烧。在各氧气浓度条件下,热解失重的第一个阶段TG和DTG曲线差异很小;在各样品失重的第二个阶段,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TG和DTG曲线左移,反应结束的温度明显降低。氧气能使木质素的炭化物氧化并进而可能使其着火燃烧,从而使反应进程加快。当氧气浓度大于6.32%时,各样品DTA曲线上均有两个明显放热峰,并且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DTA曲线放热峰越尖锐,放热峰面积越大,说明氧气浓度越大,在两阶段失重过程中更多的挥发分物质和固体炭化物参与燃烧。  相似文献   
124.
125.
N—烃氧丙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聚氯氰存在下由烃氧丙酸与四氢噻唑-2-硫酮反应得到N-烃氧丙酰四氢噻哇-2-硫酮(2a-i),由2a,c-h与格氏试剂反应得到烃氧乙基苯基酮(3a,c-h).产物2a-i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6.
取代对苯二酚醚化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取代的对苯三酚3出发、利用Williamson醚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它的醚化产物4a-4H,给出了它们的核磁共振数据(氢谱和碳谱)。讨论了影响醚化反应的一些因素,比较了不同烷化剂发生醚化反应的活泼性。  相似文献   
127.
128.
一个反应扩散方程的门槛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反应扩散方程Cauchy问题解的整体存在性,渐近性质和Blowup问题.其中或者1<q<p<+∞,n=2.得到门槛结果.  相似文献   
129.
完成了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测量.初步分析了反应产B,C,N,O,F,Ne,Na,Mg和Al的实验室系角分布,展现出深部非弹性反应机制的特点,显示了反应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fragments produced in the deep inelastic collision of~(19)F+~(27)Al have been measured for incident energy of 114 MeV at θ_(lab)= 9~(o), 24~(o), 40~(o), 55~(o), 70~(o) and 85~(o).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dissipative products B, C, N, O, F, Ne, Na, Mg and Al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mediate dinuclear system formed in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光电法研究炸药反应区结构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炸药装置用平面波透镜起爆。为了屏蔽炸药爆轰发光,在炸药样品和窗口材料氯仿之间用0.01mm厚的铜箔隔开。然后用硅油将铜箔紧紧地贴在被测样品的表面,其目的是避免炸药样品与铜箔之间有空气隙存在,以免其影响测试精度。为了防止氯仿的渗漏,在铝套筒和炸药样品之间用真空油脂密封。光纤一端直接插入装置之中,另一端和高温计的各通道相连。炸药爆轰后,在透明液体氯仿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波作用下液体发光,光纤和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记录在示波器上,计算得到氯仿中的冲击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