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化学   30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有着45.6亿年的演化史,最初的7亿年是地球的黑暗时代,经历了大量的火山活动、陨石和彗星的撞击;在38.5亿?7亿年前,地球基本是一个微生物的世界;从5.4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到现在是动物和植物快速演化和繁盛的时期;目前,地球已演化成一个具有高等智慧生物的星球.  相似文献   
72.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本文从微生物肥料的特殊作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中国微生物肥料的存在问题、建议等方面最新进展做一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3.
焦测序技术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焦测序技术是一种新的实时DNA测序技术。它在DNA聚合酶、三磷酸腺苷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4种酶的协同作用下,使引物延伸聚合脱氧核糖核酸(dNTP)释放焦磷酸盐(PP i)、PP i转换三磷酸腺苷(ATP)、ATP产生荧光信号与dNTP和ATP的降解等化学反应偶联起来,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文综述了焦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它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微生物的分型鉴定和基因甲基化检测等遗传分析中的应用,并对焦测序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絮凝剂产生菌(DSF-1)絮凝活性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稀释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絮凝剂产生菌DSF-1。通过高岭土悬浮液对该絮凝剂的絮凝活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DSF-1产絮凝剂具有产生速度快、絮凝活性高、耐热性能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5.
红景天提取物抗氧化性能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离提取了红景天抗氧化成分,利用DPPH分光光度法、光敏化合物微生物法和邻二氮菲-Fe^2+分光光度法对红景天提取物对氮自由基、单线态氧及羟基自由基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检测。认为红景天具有良好的综合抗氧化性和开发应用前景,对各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以天然来源的生物质百香果内膜为原料,采用热解炭化-KOH活化的方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好的纳米片生物炭(BXG-AC),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了元素组成和微观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扫描(CV)和线性伏安扫描(LSV)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香果内膜生物炭经过KOH活化后,在0.1 mol/L的磷酸缓冲液(PBS)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单室MFCs阴极时,对应的MFC最大功率密度达1153.3 mW/m2,略低于Pt/C的1214.3 mW/m2,且此MFC运行60 d后,其性能未见明显降低。表明BXG-AC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开发高效MFC阴极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7.
以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为反应器,铁氰化钾为阴极液,研究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菌液和玉米秸秆水解液对MFC的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阳极中活性污泥菌液体积(1.5、3.0、4.5、6.0 mL)增加,MFC的产电量逐渐增加,当活性污泥的体积增加至7.5 mL时,产电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玉米秸秆水解液在底物中的浓度为0、10、15、20、30、40 g/L时,电池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4、157、248、208、170、146 mV。当阳极活性污泥菌液体积为6 mL、玉米秸秆水解液浓度为15 g/L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最佳,此时MFC的功率密度为54.6 mW/m2,内阻为496 Ω。同时,循环伏安曲线(C-V)和交流阻抗曲线(EIS)测试可知,MFC的电极过程由电荷传递和扩散过程共同控制,反应过程受电子传递控制。  相似文献   
78.
构建了老龄垃圾渗滤液为底物的空气阴极型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考察阳极不同改性方式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和对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毡阳极经过热处理、浓硝酸、酸性重铬酸钾、混酸的改性后,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提高了104%、241%、51%、181%,COD的去除率变化不大,但氨氮去除率分别增加了22.2%、21.8%、2.3%、47.3%。垃圾渗滤液pH值升高、电导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9.
方强  刘玲 《色谱》2019,37(6):655-660
为探究火场土壤载体中微生物降解效应对助燃剂鉴定的影响,在普通土和培养土两种土样上注射助燃剂,以密封存放时间为变量,通过静态顶空的样品预处理方式对样品内的助燃剂残留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研究发现,微生物降解效应会改变样品内助燃剂组分,不同土样内降解结果有所不同,普通土样的降解效应较培养土样明显,C9~C12直链烷烃和单取代芳香烃更易被降解,多取代芳烃的降解难度随取代基含量的增多而增加。按土样种类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式进行数据降维后,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对不同土样结果区分,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80.
The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each of 14 kinds of amino acid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the mean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of 37 different mixtures of each with amino acid composition exactly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peptide chain of the corresponding lipopeptide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calculation or experimenta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ults is that the mean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strongly demonstrate the regular patterns, though different amino acids bear quite different mola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