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75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597篇
物理学   2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张鼎峰 《数学通讯》2014,(1):104-107
1.本单元知识点 本单元主要包括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本单元内容都是用例题来展现的,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和变换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女盯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思想、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  相似文献   
53.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的,至于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是的,最高境界的备课是用一生用心  相似文献   
54.
2011年安徽高考数学试卷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前两年新课标高考的风格,但试题较前两年更能充分体现新课标"注重发展人的数学思维"的理念,正因为如此,不少考生感到今年的高考试卷难度较大,这说明我省高考数学试题从2009年到今年历经新课标三年的过渡期,第一年平稳过渡、第二年锐意创新,到今年已走向成熟,试题不仅清新自然,而且构思巧妙,富有思考性,笔者认为今年的数学试卷是一份令大家值得研读的试卷,对今后中学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5.
冯剑 《中学数学》2012,(14):42-43
人教版数学七上第三单元第一节是《从算式到方程》,这是学生们比较系统的学习方程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对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解最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但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还是习惯于用他们比较熟悉的算式法来解决,不善于运用方程.因此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这一部分时,把"引导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6.
57.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在解决新问题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思维特点.通常思维定势具有两重性,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常常根据思维定势来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减少判断和分析的时间,提高反应速度,这是其积  相似文献   
58.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即数学知识应由学习者本人去发现或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59.
早在1964年电子闪光摄影技术就被美国哈罗德·艾杰顿发明应用。现在国内频闪仪器也开始生产,近三年来我们物理演示数学中也采用该技术以显示动态变化的物理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体运动规律,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本文对一个错排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