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3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广东省为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2004年秋开始全省普通高中一年级全部参加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据调查,全省高一物理课程开课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52.
在讲授静电场时,教师经常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引入新课.有心的学生往往会问:带电体为什么会吸引轻小物体?带电体一定会吸引轻小物体吗?就此问题笔者做以下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探讨物理教学的新课导入方法并进行尝试,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必要.下面介绍几种新课导入法.  相似文献   
154.
近期听了某地区的高中数学评优课,课题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学生来自一所四星级学校的高一年级,各位选手的教学设计精彩纷呈,以下选取有代表性的四篇设计方案,从新课引入和细节处理两个方面做一些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5.
基于微流控芯片试样引入技术的研究是目前微流控芯片分析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目的是实现宏观外部系统(进行10^-6~1L级液体的操作)与芯片系统(进行10^-12~10^-9 L级液体的操作)的衔接(world-to-chip interfacing).目前文献报道的微流控分析系统,包括芯片流动注射系统,  相似文献   
156.
巧妙引入课题 提高教学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这已在教育界达成共识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多次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引入课题虽然只需占 3- 6分钟 ,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 ,但这是一个设置“悬念”的过程 ,就像话剧的开场白一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的、陌生的情境中解决“悬念”是教学主体的追求 .笔者在几年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味到巧妙引入课题 ,设计好“悬念”能够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引起兴趣 ,集中注意力 ,为学生接受新…  相似文献   
157.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一些教师在新课引入、探究教学、教材处理和教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认真地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8.
姚波  何巧红  杜文斌  石晓彤  方群 《色谱》2009,27(5):662-666
如何实现外部宏观系统与芯片微观系统之间的衔接一直是微流控芯片分析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作者所在研究组的工作及成果,介绍了当前微流控高通量试样引入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分别介绍了基于固定储液池、流通池和取样探针3种模式的微流控芯片系统试样引入系统,以及基于毛细管的微流控高通量试样引入系统。此外,还对该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9.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课堂引入时的“猎奇”现象就是一种表现。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课堂引入时的简单性、科学性、实用性、有效联系和实验优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60.
传递对准姿态匹配算法的统一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推导了传递对准中使用的传统姿态匹配算法和现代姿态匹配算法,证明了这两类姿态匹配算法是统一的.首先介绍了传统姿态匹配算法,包括"姿态角匹配法"和"姿态矩阵匹配法".然后论述了现代姿态匹配算法,包括"量测失准角匹配法"和"最优姿态匹配法"."量测失准角匹配法"是一种通过引入量测失准角进行传递对准姿态匹配的算法;"最优姿态匹配法"是对"量测失准角匹配法"的改进和完善.最后,从理论上证明了"姿态角匹配法"和"量测失准角匹配法"是等价的,进而,说明了传统姿态匹配算法和现代姿态匹配算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