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当今通才教育的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定位于本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电子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突出工程意识的培养,从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入手,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加强工程性实践课题训练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2.
实践性教学是工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工科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结合应用型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详细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于"递进式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归纳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措施.实践证明,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构建,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3.
以“钢铁表面磷化处理技术”实验为例,探讨了在地方普通高校化学实验课中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学改革应兼顾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授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4.
孙辉  韩玉龙  孙金芳 《物理通报》2017,36(10):16-20
应用型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物理的教学模式要围绕应用型进行改革. 基于物理应用实例打造的应用型 大学物理教学模式, 其主要内涵是教师在知识讲授的基础上运用实例教学, 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完成基 于实例的课程项目, 以此促进教学向以学为主转变,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5.
针对高校专业逐渐细化, 单一模式的教学方式不适应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 模块化、 培养方案模块化、 教材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提出了适应社会需求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6.
以太原工业学院大学物理开放实验为例, 详细说明了目前太原工业学院开放实验所采取的开放模式 和制度. 分析了开放大学物理实验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大规模开放大学物理实验的有效方法, 分别为建立大开 间开放实验室, 组建开放物理实验团队, 完善开放实验制度, 组织竞赛、 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等. 最终实现大规模地 开放物理实验, 与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87.
材料力学的传统课堂教学着力于公式的理论推导,内容相对枯燥;而实验课难以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且无法直观给出除变形以外的其他信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ANSYS引入材料力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动画和云图的方式生动形象地给出材料力学各类变形问题中变形和应力情况,结合理论公式同步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类力学概念、知识点以及公式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8.
《物理与工程》2009,19(6):61-61
1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大学物理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09年8月6日-10日在文化名城——江苏南通举行 会议南全国高等理工院校成人教育研究会物理学科委员会主办.来自全国20多所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及出版社的3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9.
应用性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工科大学物理实验缺乏应用性、研究性和探索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适合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兴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90.
制药工程专业“3+1”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新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07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已经超过了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比2006年增加了400万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于经济建设。因此,培养社会需要的“大众化、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