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6篇
  免费   1938篇
  国内免费   1186篇
化学   1410篇
晶体学   116篇
力学   350篇
综合类   84篇
数学   162篇
物理学   373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浸渍法制备并采用交流阻抗、极化等技术考察了不同组成的Ni-Sm3+掺杂的CeO2(SDC) 复合镍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及相应电池的功率输出性能.结果表明,SDC掺入镍阳极后,阳极极化过电位及电池的欧姆电阻显著减小.其中阳极过电位的减小与SDC掺入镍电极引起的三相界扩展有关,但SDC的掺入同时引起了电极反应活化能的增加,造成低温下Ni-SDC的极化过电位大于纯Ni电极.高温下,Ni-SDC阳极的阻抗谱由两个半圆组成,其中高频半圆随着SDC掺入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低频环与SDC的掺入量基本无关.低温下只观察到一个高频环.高频环可能对应三相界反应,而低频环可能对应氢的解离吸附及扩散.75%(w)Ni-25%(w)SDC/La0.9Sr0.1Ga0.8Mg0.2O3(LSGM)/Sm0.5Sr0.5CoO3(SSC)在所研究的电池中具有最大功率输出密度,其值在1073、973、873 K下分别达到1.1、0.43、0.14 W•cm-2.  相似文献   
132.
 YAG晶体是一种无磁石榴石,YIG晶体是铁磁石石榴石。通过对YAG和YIG晶体在高压加磁场和不加磁场条件下,研究铁磁石榴石和无磁石榴石晶体的超声行为。采用“回波重合法”测量声速,通过比较回波的幅度进行衰减的测量。我们发现,不存在磁场时,有磁石榴石和无磁石榴石在高压条件下声速和声衰减有类似的变化行为。我们也发现,无论有无高压,在YAG晶体中不存在磁声相互作用,而在YIG晶体中,则存在磁声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多相高分子快离子导体阻抗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LiClO4掺杂的聚乙二醇聚氨酯双离子导体及磺酸型聚乙二醇聚氨酯离聚物单一离子导体的阻抗谱,给出了多相快离子导体交流阻抗测试系统的等效电路.通过阻抗谱计算机解析,计算得出了样品的基本电学参数.通过讨论界面阻抗的色散现象,计算出样品的离子电导率,和阻抗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4.
在Tris-NaC1*(pH=7.2)缓冲溶液中,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实验、交流阻抗法及其数据模拟等技术研究了Cu(phen)2 25(phcn=1.10-邻菲咯啉)与6-巯基嘌呤(6-MP)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Cu(phen)2 2MP与6-MP无论在扩散控制过程或电化学控制过程都发生了相互作用.Cu(phen)2 2及其与6-MP的作用产物于铂电极上均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但后者呈现的氧化还原峰负移.峰电流减小.交流阻抗结果显示,无论6-MP存在与否,Cu(phen)2 2在交流阻抗谱上均呈现两个清晰的电容弧,但当6-MP存在时,电化学反应电阻和电化学吸脱附电阻均增大.Cu(phen)2 2在不同转速下的阻抗拟合结果显示.随转速增大.电化学反应电阻和电化学吸脱附电阻均减小.双电层电容呈增大趋势,而吸脱附电容呈减小趋势:当6-MP存在时.仍然呈现此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5.
近年来,人们对二次锂电池的正极进行了不少研究。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如V_6O(13),Li_(1+x)V_3O_8,TiS_2,MoS_2等被认为是较好的正极材料。Pistoia等研究了Li_(1+x)V_3O_8钒青铜的电化学性能得出,当Li浓度高时,由于电子定域作用使电荷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136.
La2/3Ca1/3MnO3中的输运机制与CMR效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超大磁阻材料La2/3Ca1/3MnO3的磁电特性,发现由电阻测量得到的绝缘体.金属相变与由磁化曲线得到的顺磁-铁磁相变温区完全一致,均随磁场的增强推向高温区。结果证明样品输运行为的变化起因于磁结构的变化,在Tc附近产生超大巨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137.
以趋磁细菌MTB作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Pd2 ,对影响吸附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MTB对溶液中Pd2 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1~5,菌体浓度在6g/L左右,Pd2 初始浓度为20mg/L~80mg/L,室温条件下吸附30min。吸附过程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38.
通过测量金属钆在居里点附近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发现钆的正电子湮没寿命在居里点近邻T<TC一侧随温度有显著变化,而在此温区以外几乎不随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9.
研究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无尘产品中的痕量杂质元素氯含量的方法,检测下限0.06 ng/mL,精密度RSD<5%(n=7),回收率93.7%~110.0%。  相似文献   
140.
微波辐照增强原煤磁分离脱硫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7)Fe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微波-磁分离法脱硫机理及微波辐照深度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选择性介质加热,可以激励煤中顺磁性黄铁矿FeS_2热解,使其转化为非化学计量的磁黄铁矿Fe_(1-x)S(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