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703篇
化学   1006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171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548篇
物理学   8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结构与活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ussian03程序包中的B3LYP方法,选择6-31G基组对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及类似衍生物2-(4-溴苄氨基)-4-甲基-6-三氟甲基-1,3,5-三氮苯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讨论了它们的空间结构、电子结构特征与活性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三氮苯环与N(7)和N(8)原子形成了共轭结构,分子活性大小与LUMO轨道的得电子能力以及在LUMO轨道中占主要成分的原子有重要关系.N(7)和N(8)连接单个具有推电子能力的基团,有利于生物活性的提高.对于2-(4-溴苄氨基)-4-甲基-6-三氟甲基-1,3,5-三氮苯中,N(8)和C(9)是重要的活性部位,和传统的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分子相比,与D1蛋白上不同的氨基酸残基发生了键合作用.  相似文献   
52.
均相烯烃氢甲酰化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娅娜  李峰  吴彪 《分子催化》2007,21(5):472-482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Hydroformylation),又称OXO合成,是指烯烃与合成气(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多一个碳原子的正构醛(n-alde-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最早是Roelen[1](1897~1993)于1938年在德国鲁尔化学公司从事费托合成中发现的.目前,该反应以每年800~900万吨的产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工艺[2],其产品遍及各种不同碳数的醛和醇,其中最主要的除由丙烯出发合成丁、辛醇外,还有以高碳烯烃为原料的C8-11增塑剂醇和C12-18的表面活性剂醇,被广泛用于增塑剂、织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药物中间体、溶剂和香料等精细化工领域[3,4].均相氢…  相似文献   
53.
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催化氧化法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催化氧化法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传统的化学法处理效果,目前已成为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一项重要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法、均相氧化法、多相氧化法(包括电催化氧化法)以及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对其在有机废水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作了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54.
在碱性条件下, 聚乙二醇单甲醚(HO\|OPEG\|OMe)与1,4-二氟蒽醌进行亲核单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F\|AQN-OPEG-OMe, 产率88%. F-AQN-OPEG-OMe与奎宁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 以95.6%的产率得到新型手性配体QN\|AQN\|OPEG-Me. QN-QN\|OPEG-Me与OsO4原位配位生成的均相催化剂在4种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对映选择性(92%~99%e.e.)和化学产率(80%~94%). 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与Sharpless手性配体(DHQ)2AQN相当. 反应结束后, 配体可用乙醚沉淀回收, 循环使用5次,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无明显改变, 配体的回收率均在95%~97%之间.  相似文献   
55.
纸张保存的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纸张保存过程中的某些化学问题,对纸张的酸性、酸性来源和纤维系酸催化水解以及影响纸张变质的其它因素进行了分析,评述了近年来在纸张脱酸、脱色和利用新的浆内施胶剂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56.
用AM1方法计算了马来酸酐、氢氧根阴离子及其加成物α-羟基丁二酸酐碳阴离子的电子结构、电荷分布和键级。应用前线轨道理论和成键三原则研究了碱(NaOH)催化条件下马来酸酐均聚过程中α-羟基丁二酸酐碳阴离子活性中间体参与反应的可能性及其阴离子聚合机理。计算结果能很好地阐明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57.
基于SVR和k-近邻群的组合预测在QSAR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的预测精度,发展了一种新的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非线性筛选分子结构描述符、基于k-近邻群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首先以均方误差(MSE)最小为原则,以留一法通过多轮末尾淘汰实施分子结构描述符的非线性SVR汰选并给出最优核函数和相应保留描述符;其次基于待测样本与训练样本保留描述符向量的欧氏距离,以不同k-近邻群子模型双重留一法预测值反映样本集的异质性;然后基于MSE最小,以留一法通过多轮末尾淘汰实施近邻群子模型的非线性SVR汰选并给出最优核函数和相应保留子模型;最后基于保留子模型以双重留一法实施组合预测.以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对大型溞的QSAR实例验证表明:新方法在所有参比模型中预测精度最高,且能更精细地反映描述符与化合物毒性间的非线性关系,具结构风险最小、非线性、适于小样本,能有效克服过拟合、维数灾和局极小,非线性筛选描述符和子模型,非线性组合预测,自动选择最优核函数及其相应参数,泛化推广能力优异、预测精度高等诸多优点,在QSAR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羧酸铜催化反应的研究——Ⅰ.羧酸铜催化醛肟转变为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多种羧酸铜催化下,醛肟在含有氰基的溶剂中(如CH_3CN、CH_3OCH_2CH_2CN等),均可脱水转变成相应的腈。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具有不同空间和电性效应取代基的羧酸铜对反应的产率影响不大。实验中还发现溶剂乙腈参与了上述反应。  相似文献   
59.
本文提出了从未知样品的特性粘数和GPC图谱计算重均分子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计算窄分布和宽分布的未知Mark-Houwink 常数的样品的重均分子量。用七个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分布的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结果与已知Mark-Houwink常数用普适校准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