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113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 二苯甲酰甲烷(DBM)由于其互变异构平衡强烈地趋向烯醇,因而存在着稳定的分子内六元环氢键结构,具有较强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在水煤气变换(WGS)反应中具有高催化活性的Ni/γ-Al2O3催化剂,使用柠檬酸法合成出高效CO2吸收剂Li2ZrO3纳米材料.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对WGS和吸附强化水煤气变换(SE-WGS)反应制氢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前者只使用20%Ni/γ-Al2O3催化剂,而后者将20%Ni/γ-Al2O3催化剂与纳米Li2ZrO3吸收剂混合装填.结果表明,纳米Li2ZrO3具有比已报道的CO2吸收剂更快的吸收速率及优异的吸脱附循环稳定性,可应用于吸附强化过程,通过原位吸收WGS反应产生的CO2,使得反应超越化学平衡限制,直接制得高纯度H2.在823K,0.1MPa和H2O/CO=4的条件下,在SE-WGS过程一步制得纯度高于98%的H,验证了吸附强化反应进程制高纯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董伟  范旭  曹光群 《光谱实验室》2012,29(4):2402-2406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UVB型紫外线吸收剂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β-环糊精包合物,经红外光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证实了包合物的形成。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没有改变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的性质,包合物仍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包合作用增强了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的稳定性;热分析表明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
综合考虑工质热力学性质及环境友好性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将非共沸混和制冷剂HFC32+HFC227ea替代HCFC22用于吸收式制冷系统。用UNIEAC模型确定组分活度系数,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及相平衡原理基础上,对HFC32+HFC227ea/DMF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随工况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HCFC22/DMF循环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当HFC32和HFC227ea以适当比例混合用于吸收式制冷循环时,完全能达到HCFC22所能达到的性能。  相似文献   
75.
<正>不久前,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食品接触材料组批准了4种新的食品接触材料,其中包括两种氧气吸收剂、一种添加剂以及一种塑化剂。具体的物质如下:铁(0)改性膨润土和铁(0)改性高岭土,用于吸收食品接触环境中的氧气;2,2,4,4-四甲基-1,3-环定二醇(CASNo3010–96–6),在聚酯生产过程中用作单体聚甘油(CASNo25618–55–7),用于塑化剂,要求脂肪族芳香聚酯共聚物中聚甘油不超过6.5%。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日益多元化,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限于食品本身,还包括与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  相似文献   
76.
阳明书 《高分子科学》2014,32(7):834-843
Surface modified rutile-type titanium dioxide (CST) nanorods were used as a UV absorber in polypropylene (PP) thick bar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 (HALS) Chimassorb 944 (C944). For all of the tested samples, the photodegradation was mainly limited in the region near the exposed surface, as proved by the carbonyl index and molecular weight. Compared with the typical HALS photostabilization system containing organic hindered phenol UV absorber Tinuvin~ 328 (T328), the thickness of photodegradation region for PP/C944/CST was only a quarter to that for PP/C944 and PP/C944/T328, while the rates of reduction in molecular weight and increase in carbonyl index were much lower. Optical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evolution of surface micro-cracks in PP/C944/CST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other samples, while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graphs revealed that the depth of the micro-cracks in PP/C944/CST was much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s. It is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the protection of CST on PP thick bars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outstanding UV-shielding and cracks-blocking abilities.  相似文献   
77.
张明政  李然  黄丹 《化学通报》2014,77(12):1201-1201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4-羟基苯乙酮(HAP)为原料分别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经微波辐照合成了两种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缩水甘油醚基二苯甲酮(HEPBP)和4-缩水甘油醚基苯乙酮(EPAP)。结构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表征。最佳合成条件为:n(羟基芳香酮)∶n(环氧氯丙烷)=1∶3,微波功率400W,于90℃反应15min,收率分别是52.6%和58.3%。与常规合成方法比较,微波合成法能降低反应温度、大大地缩短反应时间。产物中环氧丙烷基团的引入能明显改善芳香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78.
用阳极氧化法在钛丝表面原位组装了TiO2纳米管阵列(TNTs)作为固相微萃取(SPME)纤维头,TNTs的孔径在100~150 nm之间,壁厚为20~30 nm。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考察了TNTs-SPME纤维头对水样中痕量紫外线吸收剂的吸附效率,优化了实验条件。所建立TNTs-SPME-HPLC法测定紫外线吸收剂的线性范围为0.2~400μg/L,检出限为0.05~0.37μg/L(S/N=3);对于加标50μg/L的水样平行进行5次测量,同一微萃取头在单日内和隔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6.8%~9.2%和10%~13%,重复制作微萃取头的RSD为9.7%~14%。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5.9%~113.2%。所制作微萃取纤维头适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紫外线吸收剂。  相似文献   
79.
马明广  魏云霞  刘海霞  刘芳  尚琼 《色谱》2020,38(6):639-646
以钛丝表面原位阳极氧化生成的二氧化钛纳米管为基体,通过电聚合苯胺组装得到新型聚苯胺包覆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管阵列固相微萃取纤维。实验讨论了无机酸介质、苯胺浓度和氧化电压对电聚合苯胺的影响,经过对纤维表面形貌和元素成分的分析,得到最佳的纤维涂层条件:电解液组成为1 mol/L的H2SO4-0.5 mol/L的苯胺,聚合电压10 V,氧化时间60 min。采用所制备的纤维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萃取水样中的紫外线吸收剂并优化萃取条件,固相微萃取条件如下:萃取时间40 min,解吸时间4 min,萃取温度40℃,搅拌速率600 r/min,样品溶液中不加NaCl。同时对环境水样中的目标物分析测定,并做加标试验,目标分析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8.2%~118%,相对标准偏差为4.4%~8.9%。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0.
在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系统中,研究了SO2对钙基吸收剂CaCO3捕集CO2的影响,获得了SO2对钙基吸收剂碳酸化特性、煅烧特性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SEM分析结果,从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角度,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表明,钙基吸收剂吸收CO2的能力随着循环反应次数的增加逐渐发生衰减,在SO2影响下,这种衰减会进一步加剧,且衰减程度随着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过十次循环后,碳酸化转化率分别为25.5%(0%SO2)、16.9%(0.1%SO2)和5.2%(0.2%SO2)。造成这种衰减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反应产生较厚的硫酸化产物层,硫酸化产物层使颗粒表面孔隙发生堵塞,阻碍了CO2吸收剂内部的扩散,降低了碳酸化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