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3篇
  免费   2492篇
  国内免费   5524篇
化学   9650篇
晶体学   587篇
力学   661篇
综合类   207篇
数学   353篇
物理学   809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594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591篇
  2016年   617篇
  2015年   710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1002篇
  2012年   1055篇
  2011年   964篇
  2010年   864篇
  2009年   999篇
  2008年   1024篇
  2007年   923篇
  2006年   859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射频等离子体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离子注入法掺氮,并对掺氮DLC薄膜紫外(UV)辐照前后的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氮离子注入剂量及UV辐照时间的增加,位于2 930cm-1附近的SP 3C-H吸收峰明显变小,而位于1 580cm-1附近的SP2C-H吸收峰则明显增强,薄膜的电阻率明显呈下降趋势;随UV辐照时间的增加,位于1 078cm-1附近的Si-O-Si键数量及位于786cm-1附近的Si-C键数量明显增加。即氮离子注入和UV辐照明显改变了DLC薄膜的结构与特性。  相似文献   
42.
Two novel polymerizable dyes with anthraquinone residue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1HNMR and EA.  相似文献   
43.
微模塑法制备PMMA/SiO2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摩尔比为 1∶1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甲基丙烯酸 (3 三乙氧基硅烷基 )丙酯 (ESMA)单体、0 .2 %(单体总量的质量分数 )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和四氢呋喃 (THF)溶剂 ,及 2 0 % (总质量分数 )的正硅酸乙酯TEOS合成出PMMA/SiO2 有机 无机杂化的杂化溶胶 .将溶胶在洗净的普通光学玻璃基片表面甩膜 .利用软刻蚀中的微模塑法 ,把有机硅弹性印章复制有精细图纹一面轻放在杂化溶胶膜上进行微模塑 ,外加 1N压力于12 0℃下处理 2h使溶胶凝胶化 .印章剥离后在基片表面就形成了PMMA/SiO2 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的微图纹结构 .从微图纹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出微模塑方法制备杂化材料复制的图纹精细度高 ,操作简单易行 ,是一类比较理想的微细图纹结构加工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4.
 以金刚石压腔高压装置为工具,用Ⅱ型金刚石作压砧兼红外窗口,对本征态聚苯胺进行了高压(0~8.4 GPa)就位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4.8~5.2 GPa压力区间,代表醌环振动的吸收峰相对代表苯环振动的吸收峰变小,表明聚苯胺在此压力区间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聚苯胺的高压(0~14.5 GPa)电阻测量结果表明:当压力小于7.5 GPa时,电阻随压力升高而显著降低,据此认为聚苯胺为电子性导电物质;在7.5 GPa处电阻出现极小值,然后又缓慢升高,至10 GPa后基本不变。推测聚苯胺电阻极小值是由结构变化引起的。至于红外光谱与电阻测量结果反映聚苯胺结构变化的压力值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测试条件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45.
防紫外线伞ATR-OMNI采样器的FTIR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实验使用OMNI采样器,直接对伞面内外进行单反射ATR的分析,快速、简便、不破坏样品,得到分辨率很好的红外图谱,再配合红外谱库的谱图检索,可以分别得到匹配率95%以上的尼龙-6和聚酯型聚氨酯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6.
光化学气相淀积SiGe/Si材料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光化学气相淀积SiGe/Si过程中气相反应机制和表面反应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利用表面反应动力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光化学气相淀积的特点,推导出光化学气相淀积SiGe/Si过程中的生长速率和生长压力的关系.并给出该理论结果和实际实验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47.
刘煜炎  黄光明  段传喜  石丽华  蔡欣 《中国物理》2002,11(11):1170-1174
A simple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Zeeman patterns of far-infrared lase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 of the monobromomethyl radical CH2Br observed at 447.3 and 671.1μm. A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spectra of the radical and their simulation with this simple model has been achieved. This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gain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the spectrum of this interesting radical.  相似文献   
48.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15-C与16-C单键的14β-甲磺酰氧基对映-贝壳杉烷(烯)(6,7和8)在Zn-EtOH体系中的重排反应, 它们均能重排成6, 7, 5, 5并环系统的化合物3, 12, 13a和13b。8重排时生成一个8-OEt化合物, 为这类化合物重排时经过阳离子中间体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49.
利用原位红外技术研究了CH3OH,CO,O2等在5%Ag/γAl2O3上的吸附情况及CH3OH和O2共吸附时表面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表面纯净的Ag/γAl2O3催化剂上,甲醇的解离吸附仅发生在γAl2O3上;表面预吸附氧后,可大大增强Ag对CH3OH的解离吸附,当吸附的[CH3O]与[O]在Ag/γAl2O3上相互作用时,出现吸附态甲醛、甲二氧基、甲酸根等中间物种.O2在Ag/γAl2O3上存在非解离吸附(O-2),在真空中较易脱附,但在氧气氛下可于100℃时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50.
杨宇  黄醒良 《发光学报》1995,16(4):285-292
采用固源Si分子束外延,在较高的生长温度于Si(100)衬底上制备出Si1-xGex/Si量子阱发光材料。发光样品的质量和特性通过卢瑟福背散射、X射线双晶衍射及光致发光评估。背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应变超晶格的反常沟道效应;X射线分析表明材料的生长是共度的、无应力释放的,结晶完整性好。低温光致发光主要是外延合金量子阱中带边激子的无声发射和横光学声子参与的激子复合。并讨论了生长温度对量于阱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