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515篇
化学   599篇
晶体学   79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8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扭摆内耗仪的发明和内耗研究的开拓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庭燧 《力学进展》1994,24(3):336-352
本文对笔者关于滞弹性内耗研究的早期工作(1945一1949年于芝加哥)作了历史回顾。概述用滞弹性测量方法研究了金属中晶粒间界和滑移带的力学性质,并为此目的而创制了扭摆内耗仪和转动线圈的扭转装置,从而可以用同一试样测定内耗、动态模量亏损,在恒应力下的蠕变和在恒应变下的应力弛豫。首次观测到晶粒间界内耗峰(作为温度的函数),测出了晶界弛豫的激活能,提出了大角晶界的"无序原子群"模型;在部分再结晶的冷加工金属试样中观测到与滑移带弛豫有关的内耗峰,在冷加工并经过部分退火的含铜的铝中发现了反常内耗峰(作为温度和应变振幅的函数)。最后指出,近年来在晶界弛豫和位错弛豫的研究中发现了大量非线性滞弹性现象,基本上奠定了非线性滞弹性理论的实验基础,标志着非线性滞弹性这一新学科领域的开端。   相似文献   
922.
稀薄细胞悬浊系模型的介电解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稀薄细胞粒子是浊液体系进行了介电模型化,在导出的描述该体系介电行为的理论公式的基础上,确立了从实验观察到的介电参数获得体系相参数的精确解析方法,对该体系可能产生介电弛豫的原因进行了现象论的分析,并以一个微胶囊作为细胞模型进行了介电测量和解析,获得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3.
通过二乙三胺五乙酸的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与含氨基的乳糖或D-半乳糖衍生物反应,合成了8种含有D-半乳糖基的二乙三胺五乙酸非离子型配体,并进一步合成了其钆(Ⅲ)配合物. 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与元素分析表征,对配合物的体外弛豫性能和小鼠急性毒性作了初步研究. 家兔的磁共振成像实验表明这类造影剂具有肝靶向的特性.  相似文献   
924.
将特殊的ORC方法、薄层溶液技术和差谱方法相结合,在较宽的电位区间(-0.7-2.0V),获得了不含任何(类)卤素离子的NaClO4/Ag体系中水的SERS谱.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O4体系中,尽管体相水的结构有很大差别,但电极表面的吸附水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即由于电场作用而使有序性较高;并且随电极电位由极负电位向零电荷电位(PZC)变化时可能都经历着由单氢端吸附转变为双氢端吸附,继而又转向氧端吸附的取向变化过程.利用SERS技术特有的检测表面物种的高灵敏度,可观察到NaClO4浓度引起的表面水的SERS谱的一些细微差异,依此较详细讨论了NaClO4浓度对表面水的结构和取向变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5.
张先付  许慧君 《化学学报》1994,52(9):833-837
用分子激子理论分析了分子间及分子内酞菁二聚体中发色团的距离和相对取向, 说明了乙烷的1, 2位被酞菁取代后, 在溶液中的构象接近顺式。表明非链相互作用可克服空间阻碍导致有序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926.
液体动态核磁共振波谱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永仁 《波谱学杂志》1995,12(5):495-523
主要探讨用核磁共振研究化学动力学、弛豫和原子核Overhauser效应及其在分子溶液构象和提取动力学参数中的实验和理论方法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J耦合对动态核磁共振研究的影响并给出一些简单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927.
本文用分子束弛豫谱研究了Ge(111)表面与氯分子热反应动态学。采用种子束技术,发现增加氯分子的入射平动能, 将有效地增加Cl2与Ge表面的化学蚀刻反应, 对分子束弛豫谱的数据分析表明, 在表面温度Ts为700-900K的范围内, GeCl2为该反应体系的唯一产物, 它的脱附过程是蚀刻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并且测得脱附活化能Ed为66.0±2.0kJ·mol^-^1。此外, 对该化学蚀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8.
929.
手征性侧链液晶高分子取向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偏光显微镜,红外二色性和X 射线衍射研究了一种手征性侧链液晶高分子的相态织构和弛豫行为.偏光显微镜观察这种侧链液晶高分子冻结取向液晶态薄膜时,可观察到与剪切方向垂直的明暗相间的条带织构.红外二向色性的结果表明,取向态中侧链上的介晶基元倾向于与剪切方向垂直排列.取向和非取向膜的X射线衍射揭示了该侧链液晶高分子具有反铁电性液晶的两套反相螺旋结构.取向薄膜在液晶态的弛豫行为表明,取向作用能促进侧链高分子近晶相层状结构的生长,而且介晶基元的取向在弛豫过程中能保持下来.  相似文献   
930.
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布规律备受关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棒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分布和取向行为。当高分子链与纳米棒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时,纳米棒呈直接接触聚集状态,不利于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当逐渐提高高分子链刚性时,纳米棒的分散程度略有提高;当向纳米复合体系施加剪切场并达到一定强度时,纳米棒的分散程度明显提高。在适当的链刚性和剪切场作用下,纳米棒不仅分散状态良好,而且呈一定的取向分布,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