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2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664篇
化学   600篇
晶体学   187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89篇
物理学   360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黄元河  谢前  刘若庄 《化学学报》1993,51(9):865-868
用一维自洽场晶体轨道法探讨了过渡金属夹心高聚物[(C~4BH~5)M]~n(M=Cr,Mn,Fe,Co,Ni)的一维链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表明,堆积单元(C~4BH~5)M中价电子数为奇数的高聚物结构会发生Peierls畸变,而价电子数为偶数的将取规则结构,由能带结构得到, [(C~4BH~5)Mn]~n的前线能带出现交叉,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结构畸变,但也有可能保持非满状态,成为异体.[(C~4BH~5)Ni]~n可能是不稳定的.其余三个高聚物为半导体或绝缘体,这系列高聚物电荷载流子通路主要依赖于金属d轨道重叠.  相似文献   
92.
本文综述了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反应机理,以及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改性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3.
以巯基丙酸(MPA)为稳定剂, 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方法制备了水溶性的Cu掺杂的ZnS纳米晶. 通过改变微波条件, 可以在460~572 nm之间实现对ZnS∶Cu纳米晶发射峰位的连续调控. 通过XRD、 UV-Vis、荧光及荧光衰减对ZnS∶Cu纳米晶的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详细探索, 并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
本文概述了SnO2TiO2 复合半导体纳米薄膜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混合”、“核壳”和“叠层”3 种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特点,着重论述了叠层结构的SnO2 /TiO2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和光催化特性。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探讨了SnO2 /TiO2双层复合薄膜上下层厚度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指出复合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电子从TiO2 向SnO2 的迁移。最后对SnO2 /TiO2复合薄膜的局限性和发展潜势做一简要分析,强调了该复合薄膜本身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5.
2005年7月14日,中科院综合计划局会同基础科学局对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仪器研究所承担的奥运科技项目——“大气污染预报、预测和预警技术和设备研究——车载激光雷达”进行了验收。同时,该所研究的“AML-2车载式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系统”也一同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6.
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锑化镓表面的腐蚀以及锑化镓表面氧化膜的生成和溶解,锑化镓电极在一定电势下生成的氧化膜,用俄歇能谱证明,其主要成分为难溶的氧化锑,此氧化膜的存在抑制了锑化镓的进一步腐蚀,同时亦使锑化镓的半导体光电化学性能大为减弱,通过激光微刻蚀及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在刻蚀剂中添加酒石酸,柠檬酸和氢氟酸等试剂,可使刻蚀形得改善,实验研究了锑化镓的平带电势的测定。  相似文献   
97.
用射央求地在硅单晶衬底上沉积出电导率高达60S/cm的a-SiHY合金薄膜。在20-300K,对于钇含量高的样品,其电导仍是热激活的。lgσ与1/T的关系曲线能够被拟合成斜率不同的两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和两直线间拐点所地 温度依赖于膜中钇的含量。但对钇含量低的薄膜,电导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度为σ∝exp(-1/T^1/4)。结果表明,这些钇含量不同的样品在没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导电机制。  相似文献   
98.
利用LB技术以寡聚DNA为模板构建CdS纳米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制备了十八胺(ODA)/十聚腺嘌呤(oligo-A10)单分子膜,并以其为模板制备了不同形状的Cds纳米结构,结果表明以在低膜压下转移的寡聚DNA单层为模板可诱导生成线形的Cds纳米结构,而以在主膜压下转换的寡聚DNA单层膜板得到的是Cds的球形结构聚集体。  相似文献   
99.
为找到未来半导体晶体管合适的沟道材料,计算了14种MX_2(其中M=Mo,W,Sn,Hf,Zr和Pt,X=S,Se和Te)型二维半导体载流子有效质量、带隙以及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在计算过程中,为了快速对载流子迁移率进行估计,利用形变势的近似电声耦合矩阵元。计算时考虑长波光学声子和声学声子的散射,而在极化晶体中,考虑了极化散射。计算结果表面,WS_2,PtS_2以及PtSe_2具有最高的电子迁移率以及非零的带隙。其中,PtSe_2的电子在室温下的理论迁移率上限为4000 cm~2·V~(-1)·s~(-1),而W,Hf和Zr的二维化合物室温时的空穴迁移率较高,其中含W的化合物理论迁移率上限到2600 cm~2·V~(-1)·s~(-1)。该计算研究为实验合成高迁移率的二维材料提供指导,同时为实验获得高性能以二维材料作为沟道的场效应晶体管提供参考,加速二维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
Cu/MoO3-TiO2/SiO2上光催化CO2和C3H8合成异丁烯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表面改性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金属修饰的负载型复合半导体材料Cu/MoO3-TiO2/SiO2, 用X射线衍射、 比表面积测定、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等技术对固体材料的结构、 吸光性能和化学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该材料对CO2和丙烷合成异丁烯醛的光促表面催化规律. 结果表明, 半导体活性组分MoO3和TiO2在所制备的催化剂Cu/MoO3-TiO2/SiO2表面形成化学键, 并存在多种活性吸附位; 金属Cu的修饰拓展了固体材料对光源的响应范围, 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吸光能力; 固体材料对CO2和丙烷的有效吸附使其在较低温度下就能促进异丁烯醛的紫外光化学合成, 反应选择性达到85%左右. 根据实验结果对光促CO2和丙烷表面催化合成异丁烯醛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