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1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赵丽娟 《大学物理》2020,(1):5-8,13
光是电磁波,发光即产生电磁波或光辐射,发光物理是发光材料创新设计和应用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玻尔假说出发,通过分析真空中和非真空中的孤立原子的能级和各类跃迁阐述发光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非孤立原子激发态的能量传递阐述量子剪裁发光和上转换发光物理机制,通过介绍与发光有关的诺贝尔奖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实现大学物理教学中从基础到前沿的跨越.  相似文献   
32.
以CdSe纳米晶体为核,用胶体化学的方法,通过化学替代反应,获得了不同阱层或不同垒层的CdSeHgSeCdSe量子点量子阱(QDQW)晶体.紫外可见光吸收谱研究表明,通过调节QDQW中间HgSe阱层的厚度从0.9nm至0,可以调节QDQW颗粒的带隙从1.8变化至2.1eV,实现QDQW纳米晶体的剪裁.光致荧光(PL)谱研究显示,QDQW形成后,CdSeHgSe纳米颗粒表面态得到钝化,显现出发光强度加强的带边荧光峰.利用有效质量近似模型,对QDQW晶粒内部电子的1s—1s态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总体趋势与实验数据相符 关键词: 量子点量子阱晶体 能带剪裁 加强的带边荧光峰  相似文献   
33.
闪烁晶体的发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概述了近年来闪烁体发光研究的进展,主要介绍用于未来高能物理实验的新型闪烁体发光机理研究,选取我们在研BaF2,BaF2:RE,CeF3以及PbWO4中的一些新进展。重点谈及三点:(1)在BaF2的“价带芯带”跃迁发光研究基础上进行稀土(Gd3+-Eu3+)掺杂时观察到的量子剪裁以及对多光子发光的新思考;(2)CeF3晶体发光的级联能量传递中,Ce3+(290nm发射带)与缺陷发光中心(340nm发射带)间能量传递及其传递效率的温度依赖;(3)PbWO4晶体的发光中心研究中,提出以“WO4-2+Oi”绿光中心替代“WO3+F”中心观点的依据。同时也简介了医用闪烁体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4.
稀土材料的红外和可见量子剪裁对于寻找更好能量效率的发光材料来说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展。发光效率的最大上限值能从100%提高到200%甚至更高。在第一代晶硅太阳能电池与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之后第三代的聚光太阳能电池已成为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现在,利用稀土材料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效应有可能较好的解决太阳光谱与太阳能电池光电响应之间存在的光谱失配的问题,因此有可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研究了钒酸钇晶体基质中Yb3+离子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现象,测量了从可见到红外的钒酸钇晶体的发光谱、激发谱与荧光寿命,测量发现钒酸钇晶体基质能带在约322.0nm光激发时能导致有效的从钒酸钇晶体基质到Yb3+离子的二级合作能量传递,进而导致了很强的Yb3+离子的985.5nm2 F5/2→2 F7/2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同时,钒酸钇晶体基质的位于430.0nm的发光强度大幅降低。测量发现:(A)Yb(1.5)∶YVO4晶体的430.0nm的荧光寿命值为τA=3.785μs;(B)YVO4晶体的430.0nm的荧光寿命值为τB=22.72μs;研究计算发现总的理论量子剪裁效率上限值为η1.5%Yb=183.3%。  相似文献   
35.
孙或  杨春晖  姜兆华  孟祥彬 《物理学报》2012,61(12):127801-127801
本文引入与浓度和厚度有关的kNL待定参数, 在J-O理论基础上, 对Er3+/Yb3+掺杂的LiNbO3和LiTaO3单晶衬底上 的多晶水热外延样品进行了基于吸收光谱的拟合计算. LiNbO32=2.34× 10-20 cm2, Ω4=0.77× 10-20 cm2, Ω6=0.31×10-20 cm2, kNL=4.32× 10-2 mol·m-2. LiTaO32=1.68×10-20 cm2, Ω4=0.84×10-20 cm2, Ω6=0.45×10-20 cm2, kNL=9.17×10-3 mol· m-2. 该方法可尝试推广到粉体或胶体等难以直接获得浓度和厚度数据的体系. 经上转换发光测试及光谱参数计分析认为Er3+/Yb3+离子的掺杂浓度比为1:1的情况下, 样品呈现绿色上转换发光光谱; 可尝试以降低基质声子能量的方法提高4I13/2能级 对2H11/24S3/2能级的量子剪裁效率.  相似文献   
36.
利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出GdF3∶Eu3+纳米晶及纳米棒。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形态及粒径大小等进行了表征。室温下真空紫外(VUV)光谱及荧光光谱表明GdF3∶Eu3+纳米晶中的Gd3+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并将能量分两步传递给Eu3+,发生了双光子发射。从各跃迁的积分强度和量子效率表达式可以得到材料在160 nm紫外光激发下的量子效率约为170%。  相似文献   
37.
用凝胶 微乳液化学剪裁技术制备了明胶包裹的复合纳米级铁 镍超细微粒。XRD、TEM、EDS测试表明 :微粒为明胶包裹球形超细微粒。微球的平均粒径为 5 3nm ,单个微粒的粒径为 2 5nm。每个复合微球中约有2 1个铁镍粒子 ,该复合微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33 76 (× 10 3 / 4πAm 2 ·g 1) ,矫顽力Hc =13381Am 1,剩磁σr=6 86 (× 10 3 / 4πAm 2 ·g 1) ,具有硬磁体的性质。X 射线衍射和X 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有Ni Fe合金相形成。  相似文献   
38.
刘春旭  王鹏程  骆永石  王立军 《发光学报》2011,32(11):1120-1125
观测到一种以Tb3+-Er3+进行光谱转换的量子剪裁现象。一个高能紫外光子(Tb3+7F65L1)被量子剪裁成两个低能光子:一个是近红外光子(Er3+4I9/24I15/2),另一个是蓝色光子(Tb3+5D47F6),它们两个 都可以被GaAs太阳能电池有效地吸收。量子剪裁效率高达188%,接近理论极限的200%。从Tb3+(5L15D4) 到Er3+(4I15/24I9/2)的能量传递的能量失配是237 cm-1,比NaYF4中的声子能400 cm-1小,能量传递是近共振的。Tb3+施主间的能量迁移可以近似地用扩散模型处理, 从Tb3+-Er3+对之间能量传递的初始过程发现,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9.
多孔管状氧化铝及其负载溴化铝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国富  张志芳 《分子催化》2011,25(3):193-201
应用棉花为模板,氯化铝为铝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管状γ-氧化铝。通过化学剪裁制备了γ-氧化铝负载的溴化铝催化剂。采用高倍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对其形态,结构以及组成进行表征。实验表明,γ-氧化铝很好地复制棉花的多孔结构,经过化学剪裁,可以得到形态,结构和组分不同的γ-氧化铝负载的溴化铝催化...  相似文献   
40.
室温下观察了YAG:Ce和YAG:Ce,Yb材料在可见以及近红外区域的发光特性,并通过对Ce3+的5d能级辐射跃迁寿命以及Yb3+2F5/2能级布居时间和辐射跃迁寿命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光诱导的电荷转移态以及电荷转移辐射跃迁的能量传递机制,同时借助于能级图描述了从Ce3+到Yb3+的量子剪裁近红外发光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