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3篇
  免费   2591篇
  国内免费   6251篇
化学   9349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461篇
综合类   337篇
数学   2644篇
物理学   586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418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777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863篇
  2010年   851篇
  2009年   986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857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93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356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00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215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52.
杨宇  黄醒良 《发光学报》1995,16(4):285-292
采用固源Si分子束外延,在较高的生长温度于Si(100)衬底上制备出Si1-xGex/Si量子阱发光材料。发光样品的质量和特性通过卢瑟福背散射、X射线双晶衍射及光致发光评估。背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应变超晶格的反常沟道效应;X射线分析表明材料的生长是共度的、无应力释放的,结晶完整性好。低温光致发光主要是外延合金量子阱中带边激子的无声发射和横光学声子参与的激子复合。并讨论了生长温度对量于阱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A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study with the sixth-order explicit symplectic algorithm for the N(^4S)+O2(X^3∑g^-) → NO(X^2Ⅱ) +O(^3P) reaction has been reported by employing a new ground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We hav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ve translational energy, the vibrational and rotational levels of O2 molecules on the total reaction cross section. Thermal rate constants at temperatures 300, 600, and 1000 K determined in this work for the reaction are 4.4 × 10^7, 1.8 × 10^10, and 3.1 × 10^11 cm^3mol^-1s^-1,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y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an previous theoretical values.  相似文献   
54.
报道了Pd催化丁基二乙基硅烷树脂与N-Boc-4-溴代苯丙氨酸甲酯直接反应形成Si—Ar键一步构建出硅基连接分子的新方法, 并采用Boc策略增长肽链, 以PyBOP (benzotriazole-1-yl-oxy-tris-pyrrolid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 phosphate)为环合剂固相合成了sansalvamide A.  相似文献   
55.
BRD96N光调制吸收增强现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文正  侯洵  陈烽  杨青 《物理学报》2004,53(1):296-300
通过光谱响应特性实验和记录/读出图像实验,研究了基因变异型细菌视紫红质(BRD96N)分子膜对单色光的光调制特性.发现BRD96N分子膜在550nm—600nm范围内对调制光有吸收增强的现象,且对此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其调制程度有差异.利用曲线拟和方法发现550nm—600nm吸收增强的变化过程分为快过程和慢过程,其对应的时间常数分别为30s和5min.利用强度调制器的吸收强度与图像灰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560nm—600nm范围内出现图像反转的实验现象.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D96N分子膜 光谱响应 吸收增强现象 图像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56.
赵维锐 《应用数学》2006,19(3):525-530
利用Liapunov函数方法,结合积分不等式技巧,分析了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平衡点存在的唯一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保证时滞细胞神经网络全局指数稳定的一个新的充分判据被得到.所得判据比已有文献具有更少的限制,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57.
58.
关于Lowen空间指数对象的一点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拓扑空间(X,△)称为一Lowen空间若△有一组由层特征函数构成的基,即△中形如a∧U,a∈L,U∈X的元素构成△的一组基.若L=[0,1],则(X,△)是一Lowen空间当且仅当(X,△)是一Lowen意义下的fzzy邻域空间.通过在函数空间上引入适当的L-拓扑结构,证明了若0∈L是一素元并且Lowen空间(X,△)的开集格是一连续格,则(X,△)是Lowen空间范畴中一指数对象.特别地,若一fuzzy邻域空间的开集格连续,则它是FNS中一指数对象.  相似文献   
59.
 约翰·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是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一生在多方面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在天文学领域,他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建立了开普勒三定律,从而使人们对行星的运动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认识,也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这一卓越的科学成就,开普勒被后人称为“天空的立法者”。本文就他建立开普勒第二定律的过程做一探讨。1.第谷与开普勒的合作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而且不能离开观察实验。在科学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有时理论这只脚向前先迈一步,有时观察实验这只脚向前先迈一步。  相似文献   
60.
After establishing hemi-Parkinsonian rat mode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uron death and the expression of several proteins, such as c-Fos, GFAP, GDNF, NF-κB and some cytokines were determined. Therapeutics experiments with notoginsenoside-Rg1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GFAP, NF-Kκ and c-Fos will obviously increase in the lesion side of the striatum and the expression of GDNF will decrease, which implies that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may participate in the apoptosis in neurons. The levels of some cytokines such as TNF-α, IL-1β in the striatum of PD rat models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of normal rats. The results of the therapeutics experiments show that notoginsenoside-Rg1 may repress the immune inflammation response and regulate the immune function through the neuro-immune molecular network. Therefore, notoginsenoside-Rg1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drug for anti-oxidation and anti-inflammation, and can be used in the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