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化学   348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73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284篇
物理学   147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作者曾于1991年4月采用国产元器件建立了国内第一台半导体激光泵浦的掺铒光纤放大器,当时增益为5.6dB.经过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措施,依然是采用全部国产元器件,其增益已高达17.4dB.于1992年10月30日在上海市科委主持下,通过了以学部委员张煦教授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42.
苯与丙烯烷基化失活沸石催化剂氢再生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工业中试用于苯与丙烯烷基化失活β-沸石改性催化剂进行了H2再生研究。通过对失活、新鲜和再生后催化剂的TPO、TPD、孔结构测定和活性评价以及失活和再生催化剂样品上炭组成的GC-MS分析,讨论了H2再生后催化剂催化性能的恢复状况。解释了虽然仍有部分炭未被除去,但酸性和活性恢复良好的原因。提出了本文体系失活催化剂H2再生过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3.
本文根据火焰熔融法自制碳纤维电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火焰灼烧再生电极的新方法。由此法再生电极的各种性能与原电极相当,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4.
吸附与生物技术的耦合是实现燃料油品清洁生产的新发展方向, 提出了一种吸附剂生物再生循环使用的新耦合方法, 首先用吸附剂吸附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 然后用微生物脱附吸附剂表面吸附的硫化物, 实现吸附剂再生. 利用Y型分子筛通过离子交换再用He保护自动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络合吸附剂吸附Cu(Ⅰ)-Y, 以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以选择性脱硫菌德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lafieldii)R-8为生物催化剂, 考察了细胞浓度、油相体积、水相/吸附剂比对吸附剂脱附率的影响. 加入油相可以大大提高DBT脱附量和生成2-HBP的量. 增加水相中脱硫菌R-8的浓度、增大水相/吸附剂比, 可以实现DBT脱附, 促进DBT转化为2-HBP. 在水相脱硫菌株R-8浓度为75 g·L-1、水相/吸附剂比为300 mL/g、油相/水相比1/3(V/V)的条件下, 脱附的DBT在6 h内转化率达到89%, 24 h内转化率为100%. 生成2-HBP的量主要由吸附剂吸附硫化物的量、水相中微生物细胞的浓度、油相/水相体积比、水相/吸附剂比决定. 吸附剂经过正辛烷洗涤、100℃下干燥24 h、He保护450℃还原活化3 h, 再生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为新鲜吸附剂的95%.  相似文献   
45.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纤维RPFA-I,用于去除水体中亚砷酸根离子的研究.在研究的范围内,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等温吸附平衡数据;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Lagergren二级速度方程;pH=6.22时,吸附量达到最大;用0.1mol/L的NaOH溶液可以实现纤维的再生,再生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6.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制备工艺条件、再生方法及其去除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累托石与水淬渣的比例为1∶1,另加入10%的添加剂(IS)和50%的水,焙烧温度为400℃时,制成的颗粒吸附材料体积密度为1.06kg/m3,显气孔率为62.29%,吸水率为58.82%,抗压强度为2.22Mpa,吸附效果好,散失率较低.在未调节铜冶炼工业废水pH值的条件下,颗粒吸附材料用量为0.05g/cm3,反应时间为40min,吸附温度为25℃(常温)时,Cu2 、Pb2 、Zn2 、Cd2 、Ni2 的去除率分别为98.2%、96.3%、78.6%、86.2%、64.2%,处理后的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颗粒吸附材料对Zn2 、Cu2 有很好的选择性.吸附饱和的颗粒吸附材料用1mol/L氯化钠溶液再生效果好.该颗粒吸附材料具有分离容易、可重复使用、处理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优点.  相似文献   
4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Zr-Ce-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ZrO2加入量、不同再生方法对催化剂CO选择性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TPR、XRD和S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ZrO2的Cu1Zr1Ce9Oδ催化剂在160 ℃~200 ℃,具有99%以上的CO转化率,并且催化剂的选择性相对较高。适量ZrO2的加入能够细化催化剂的颗粒,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改变催化剂的聚结方式。经氮气、氢气及氧气再生处理后的Cu1Zr1Ce9Oδ催化剂,催化活性有所不同,其中经氧气处理后的催化剂,表面吸附氧体积分数较高,活性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48.
本文研究并探讨了NK-ELN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再生贮氢合金材料包覆液过程中,温度、流速、溶液中离子浓度等条件对树脂交换容量和再生效率的影响,为树脂法再生贮氢合金材料包覆液工艺的制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9.
合成异丙苯二次失活FX-01催化剂烧炭再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工业合成异丙苯二次失活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次失活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再生前后酸种类及其比例、酸含量、晶相、孔结构等性能,并分析了失活催化剂结炭性质及不同温度烧炭再生情况。结果表明:温度大于450℃才能烧炭,500℃可将炭烧除78%,600℃方可将炭烧净。500~600℃烧炭后催化剂酸种类及其比例可完全恢复,酸量可恢复80~99%,晶相、孔结构基本未改变,本征活性恢复66~85%。与一次轻度结炭FX01催化剂相比,要提高烧炭温度。  相似文献   
50.
预测分析再生混凝土各组分对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是开展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一种方式.为了分析再生混凝土各组分对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根据再生混凝土的细观结构组成,建立了细观等效模型,利用扭转变形、细观夹杂理论、弹性等效思想和M-T模型方法,推导了由原生骨料、老界面层、老水泥砂浆、新界面层和新水泥砂浆等组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参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的取代率增加,水泥砂浆的含量不断增加,再生混凝土孔隙率也随之增大,导致再生混凝土的Poisson比随之增大,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不断降低.模型的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不断变化的这一趋势,也为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的预测提供了一条简单实用的新方法,有利于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