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8篇
  免费   1255篇
  国内免费   1269篇
化学   2025篇
晶体学   165篇
力学   156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393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非水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及N,N_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伏安曲线.呈现三对电流峰,表明存在三个可逆或准可逆酞菁配体的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在水溶液中则不呈现准可逆行为,且波形改变很大.此外,还比较了四磺酸基酞菁锌的水溶液在自然光和红光(600~700nm)照射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其氧化还原峰的数目和峰电位基本不变,但在红光照射下比自然光照射下的峰电流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2.
TiO2/PtO-Pt复合膜和SnO2/PtO-Pt复合膜氢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PtO-Pt纳米粒子膜与TiO2,SnO2纳米粒子膜复合,利用PtO-Pt纳米粒子膜作 为插入电极和催化剂,设计并研制出一类新型双层结构复合膜气体传感器。采用 TEM和SEM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对空气中4.0H2的氢敏性能研究表明: 200℃时,TiO2/PtO-Pt复合膜对氢气的灵敏度为70%,而TiO2纳米粒子膜无响应。 100℃时,SnO2/PtO-Pt复合膜的灵敏度为92%,同样条件下,SnO2纳米粒子膜的灵 敏度仅为4%。说明PtO-Pt纳米粒子膜的催化作用能够显著提高TiO2和SnO2的膜氢 敏性能。另外,TiO2/PtO-Pt复合膜和SnO2/PtO-Pt复合膜均对空气中H2有很高的选 择性。  相似文献   
103.
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HF/6-31G^*方法优化分子构型,在此基础上用CPHF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基团取代的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vec,并对βvdc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设计综合性能优良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4.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郝彦忠  王伟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11):2070-2074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等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ITO(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TiO2 /Q-PbS(量子点PbS)膜电极的光电转换性质。结果表明,由于量子尺寸的效应,在膜电极制备中,随着ITO/TiO2电极在饱和Pb(CH3COO)2溶液中浸泡时间的不同,所制备的Q-PbS颗粒大小不同,禁带宽度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浸泡时间为40 s、在80 ℃烘干下制备的Q-PbS的禁带宽度为1.68 eV,其价带位置为-5.072 eV。Q-PbS修饰ITO/TiO2电极可使光电流发生明显的红移,从而提高宽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06.
王玮  李来明 《应用化学》1994,11(2):89-9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烷基胺氢卤酸盐化合物的相变温度与化合物烷基链链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固-固结构相变的主相变峰温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升高,其逆相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热滞后现象;而熔融相变温度则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降低;实验结果还表明,试样的陈化放置过程以及结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对化合物的热致相变历程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李晶  汪尔康 《应用化学》1994,11(4):94-96
本文首次以LB技术将四苯基卟啉铜(CuTPP)分子沉积到高定向热解石墨上,并用STM研究其表面形貌,得到了原子级分辨的CuTPP分子的表面形貌图,结果表明,CuTPP分子具有近似圆状平面结构,分子直径为1.0nm,与理论结果十分吻合,结合STM原理,讨论了有机大分子STM成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8.
该文简述了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现代电子显微镜的新功能。针对生物纳米材料理化性能与功能应用的特殊性,结合研究实例,重点阐述运用电子显微结构表征与原位分析测试技术指导构建新颖纳米结构、揭示材料与细胞/组织相互作用并发挥功能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电子显微技术在生物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大尺寸图像拼接、三维重构、动态原位实时成像)。  相似文献   
109.
预处理条件对Ni-Ce-P非晶态合金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保宁  闵恩泽  朱永山 《化学学报》1991,49(11):1056-1061
采用真空骤冷技术制备了Ni82Ce0.31P17.7和Ni82P18非晶态合金。通过高压氢气中热处理, 使其粉化。DSC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e使Ni-P非晶态合金晶化温度提高160℃。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氧化温度和氢还原温度对Ni-De-P非晶态合金本乙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并对比了Ni-P和Ni-Ce-P的加氢活性, 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 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使Ni-Ce-P加氢活性显著增加, 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240℃氧化1h, 300℃氢气还原2h; Ni-Ce-P加氢活性是Ni-P加氢活性的3-4倍, 用AES和XPS研究了氧化、还原过程中,Ni-Ce-P表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0.
Composite nanoporous electrode SnO2/TiO2 was fabricated for the 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 with N3 (Cis-Ru). After introducing of TiO2, the open-circuit photovoltage (Voc)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SnO2 electrode, while short-circuit photocurrent (Isc) was varied with the ratio of the TiO2. Appropriate content of the TiO2 can be beneficial to the effi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and it give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mposite electrode when the content of TiO2 is hig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