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化学   124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171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309篇
物理学   14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基于斜入射薄膜制备实践中镀膜误差对光谱性能的严重退化影响的认识,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控制思想的主动膜系设计方法。在深入分析了镀膜中膜层结构参数误差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膜系光谱系数关于膜层参数的导数计算的解析模型,建立了膜系灵敏度的定量计算模型和快速实现算法。以一45°入射高精度消偏振增透膜的设计实验为例,探讨了灵敏度控制思想在膜系设计中的可行性、快速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这一新型设计方法不会显著增加程序时间消耗,能获得具有良好可镀制性能的薄膜,对于正入射和宽角度入射膜同样适用,而且可以避免昂贵的失败试镀和采样,有助于缩短新薄膜的生产周期,特别是对于高精度斜入射薄膜的重复性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离轴凸双曲面的加工和检测是非球面加工检测中的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结合一块口径φ230mm、离轴量226mm的凸双曲面镜,提出了离轴凸双曲面镜单修加工以及采用离轴Hindle球检测偏转角度的离轴凸双曲面镜这一方案.给出了单修加工工艺,并解决了检测光路的搭建难点.加工完成的离轴凸双曲面的面形精度RMS优于λ/50(λ=63...  相似文献   
103.
 讨论LED光源的半光强角对LED之间的最大间距的影响,采用Matlab软件对LED单元照度数据进行计算及仿真,给出相应的仿真图形。仿真结果表明:LED光源之间的最大间距与其功率无关,由于仿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说明在计算中所建立的LED的光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所得结果为LED多阵列(如圆形,矩形,椭圆等)的仿真及应用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4.
苏成仁 《应用光学》2011,32(2):287-290
 目前反射式抛物面的检测主要是利用光的干涉法测量抛物面的光程来实现,虽然精度比较高,但却只能检测抛物面的光滑程度,而对抛物面的聚光效果无能力。该文从基本原理出发,重申反射式抛物面的聚焦成像本质,进而指出确定其聚光精度的关键是反射面各点的面积元方向与入射光的夹角关系,而不是光程关系。同时给出了应用特大口径平行光源或特大口径平行光源组合直接对反射抛物面进行检测的方法,它可以定性地检测出抛物面宏观的聚光效果和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辉光放电光谱仪进行物质表面深度分析时,样品溅射深度是重要的分析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Grimm辉光放电光源,此光源与激光位移测距传感器构成的测昔系统可对样品溅射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并保证了良好的辉光溅射效果和分辨多层结构及界面的能力.采用激光三角测量技术,在辉光光谱分析的同时对溅射深度进行实时测量,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深度分析方法中步骤繁琐以及对深度估算不准确等问题.本光源采用光纤将辉光光谱信号从光源传至多道分光光电检测系统,在结构上首次实现了元素光谱信号和溅射深度信号的实时采集及基于时间的同步分析,对标准样品得到了理想的实时溅射深度测量曲线.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新型辉光放电光源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本辉光放电光源具有良好的深度分辨率,在30 mA,900 V,20 min的溅射条件下,对铁基和铜基样品的溅射速率分别约为10和55 nm·s-1,文中给出了样品的溅射坑表面形貌图和溅射坑显微照片.对中低合金钢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精密度实验,分析精度良好,其中C,Cu,Al,Ni,Mo,Mn,V元素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7%.Cr和Si元素RSD小于2.6%,给出了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6.
一种适于小角度测量的旋光角度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桂珍 《大学物理》2011,30(11):28-31
通过对输出信号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于小角度测量的旋光角度测量方法,此方法通过检测经过旋光物质并经法拉第磁光调制的信号与不加旋光物质而仅经法拉第磁光调制的信号的波形宽度来实现对旋光物质旋光角度的测量.同时,利用搭建的测试系统,配置不同浓度的白砂糖溶液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旋光角度与溶液浓度之间成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7.
使用微波消解-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四种面制食品(挂面、饺子皮、油条和梳打饼干)中铝的含量.样品置于密闭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经HNO3和H2O2混合溶液完全消解.对微波消解条件、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消解液HNO3和H2O2体积比7∶1,微波功率1 000 W,190℃消解4...  相似文献   
108.
刘迎  刘小君  齐贝贝  田会娟 《物理学报》2011,60(7):74204-074204
本文研究了生物组织的改进的δ-P1近似漫反射光学模型,推导了含有等效光源一阶矩的双点源近似空间分辨漫反射解Rδ-P1(ρ).研究表明,考虑等效光源一阶矩的光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具有强的前向散射特性和较大吸收系数的生物组织散射特性;与漫射近似下的漫反射率RSDA(ρ)相比,新的光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光源附近的漫辐射强度分布,并且由于解析表达式中含有散射相函数的二阶参量γ,这对 关键词: 组织光学 1近似')" href="#">δ-P1近似 等效光源 微区漫反射  相似文献   
109.
KTP(001)晶体分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佳  崔明启  赵屹东  周克瑾  郑雷  朱杰  孙立娟  陈凯  马陈燕 《物理学报》2011,60(6):66102-066102
根据同步辐射光源对软X射线分光晶体的性能要求,分析了软X射线能区常用分光晶体的性能优劣,指出对于晶格常数值大的分光晶体,KTP(KTiOPO4)(011)是该能区比较理想的分光晶体. 同时提出了一种利用同步辐射光源测量晶体衍射效率的实验方法,指出光源的发散度与晶体的衍射效率密切相关. 测量了KTP(011)晶体的晶格常数,给出了KTP(011)晶体的实测衍射效率. 关键词: 同步辐射 KTP(011)晶体 衍射效率 光源发散度  相似文献   
110.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m2Co17 magnet blocks for two in-vacuum undulators (IVU20) at the SSRF with the same hybrid design has been described. By the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of some processes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Sm2Co17 magnet blocks for the IVU25A, magnetic properties such as the intrinsic coercive force Hci and the average magnetic moment M are increased, the bend point magnetic field Hk value and pass rate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magnetic field uniformity of the magnet block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basic developmental method of high uniformity Sm2Co17 magnet blocks for IVU20 is presented. The magnetic field qualities of the magnet blocks, including the magnetic property, the magnetic moment distribution, the magnetization deviation angle and the magnetic field uniformity, basically satisfy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two IVU20 in-vacuum undul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