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2篇
  免费   1317篇
  国内免费   7688篇
化学   12942篇
晶体学   596篇
力学   309篇
综合类   266篇
数学   140篇
物理学   200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853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557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303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半导体TiO2光催化材料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明显去除效果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犤1~6犦。在普通钠钙玻璃表面涂制高光催化活性的TiO2纳米薄膜,制成环保建筑材料,不仅可以自洁玻璃表面,而且可以用于净化空气、处理废水等。但由于在热处理过程中玻璃基体内的Na+离子扩散到薄膜表面,形成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中心,使TiO2纳米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大大降低犤7~10犦。为了减少玻璃中Na+离子对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有害影响,Paz等犤8犦研究了将钠钙玻璃浸入酸溶液中,使玻璃表面的钠离子被酸中的氢离子置换出来;在玻璃表面形成SiO2凝胶层,以便阻…  相似文献   
142.
空气中苯系物的TiO2光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近年来空气中挥发性苯系物的TiO2光催化降解机理、TiO2光催化降解苯系物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TiO2的失活与再生方法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尽的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3.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在不同pH的B-R缓冲溶液中有不同的电氧化行为.文中以自制的SnO2:F膜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池对TMB的电氧化性质进行了研究.TMB在pH 2.0至pH<4.0的B-R缓冲溶液中为一步两电子电氧化过程,在pH 4.0~pH<7.0的B-R缓冲溶液中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氧化过程,且在pH 6.5时则先为分步的两个单电子过程,随后其氧化产物进一步转化为偶氮化合物.实验中应用了薄层循环伏安法、薄层循环伏安吸收法、薄层恒电位电解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双电位阶跃计时吸收光谱法、单电位阶跃开路弛豫计时吸收光谱法等技术;测得了在各pH值的B-R缓冲溶液中TMB电氧化相应的克式量电位E0',电子转移数n以及有关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44.
甲醇的裂解产物为H_2与CO,故甲醇被视为一种方便、安全的贮氢材料,可作为汽油的代用燃料;其裂解气作为保护气氛可广泛应用于热处理工业。甲醇裂解有两种方法,高温热裂解(约930℃)与低温催化裂解(约300℃)由于低温催化裂解有诸多优点,在工业上的应用正在发展。  相似文献   
145.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CoOx-TiO2系列光催化剂, 并优化了制备方法。在用XRD、TEM和XPS等技术对催化剂表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乙醇作为电子给体时CoOx改性对P25-TiO2光催化分解水析氢性能的影响。本文还利用连续瞬态电流-时间响应和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CoOx-TiO2改性系列光催化剂光照条件下电流响应强度、起始光电响应特性差别及光催化析氢电位变化等光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掺杂CoOx(110~400 ℃焙烧时最佳掺杂量约为0.4wt% Co,500 ℃焙烧时最佳掺杂量约为0.6~0.8wt% Co)能够显著地提高TiO2析氢光催化性能,产氢速率提高2个数量级。另外在适当温度下的热处理,能够改善催化剂光催化性能(最佳处理温度为300~400 ℃)。光电化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适当掺杂CoOx和适当温度下焙烧能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较多的析氢活性物种——含钴复合物,能有效增强催化剂光电流响应强度,并使得析氢光还原电位向有利于析氢方向位移。高含量掺杂CoOx会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某种碳化物物种,大量含钴复合物活性中心的出现会降低光吸收效率,增加TiO2表面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而使催化剂失去析氢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6.
助剂对Cu/Cr催化剂上甲醇部分氧化制氢的活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曾研究了Cu/Cr二元催化剂上甲醇部分氧化制氢的反应,发现当Cu/Cr比为6:4时,催化剂的Cu^0比表面积最大,呈现出较好的活性。在Cu/Cr(6:4)催化剂中添加Fe,Zn,Al等8种助剂,考察其对甲醇部分氧化制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了Zn助剂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Zn的引入,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当Zn含量为10%时,催化剂活性最好。XRD表征结果表明,Cu/Cr催化剂的失活与其表面上的Cu物种烧结有关,Zn的引入可明显增强Cu/Cr(6:4)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提高其寿命。  相似文献   
147.
氧化铈和氧化镧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阐述了稀土元素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意义,讨论了氧化铈和氧化镧的催化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汽车尾气净化普遍使用铂铑基贵金属三元催化剂。为了解决Pt,Rh的供需矛盾,应用稀土(氧化铈和氧化镧)作为添加剂,降低Pt,Rh用量、扩大Pd基催化剂应用是研究开发的热点。据研究,氧化铈和氧化镧催化作用机制主要是提高活性涂层的催化活性,自动调节空气燃料比和助催化作用,并能提高载体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影响氧化铈和氧化镧催化性能的因素主要为共助作用、添加方法、ZrO2,CuO,AgO等其他氧化物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8.
胆碱酯酶催化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9.
活性碳纤维氧化还原吸附Pd^2+机理的研究—XP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前2所作VACF氧化还原吸附Pd^2+的研究基础上,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其他分析方法对VACF吸附Pd^2+前后的表面化学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VACF表面的还原性基团越多,还原能力越强,越有利于VACF对Pd^2+的氧化还原吸附。凡明利于Pd^2+电极电位提高的因素,都 有利于VACF的氧化还原吸附。适当调节吸附液的P至VACF的氧化还原吸附同样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0.
铁(Ⅲ)-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引发橙黄Ⅱ的脱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种类及其应用,综述了金属卟啉化合物对烷烃的仿生催化氧化研究进展。运用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技术,使得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水平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烷烃空气氧化进入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