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5篇
  免费   712篇
  国内免费   1645篇
化学   2952篇
晶体学   42篇
力学   442篇
综合类   98篇
数学   140篇
物理学   217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液体光声池的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2.
射流携带床反应器液体停留时间分布及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射流携带床液体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液体流量、气体流量和气体动量对液体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液体流量使停留时间分布密度曲线变得高而窄,且平均停留时间变短;气体流量增大使得停留时间出峰略有提前,气体流量大于4L/min时,继续增大气体流量对液体停留时间分布影响较小;当液体流量小于60L/h时,气体动量对液体停留时间的影响较明显,主要表现气体动量越大液体平均停留时间越长。基于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中观测的现象,将射流携带床内液体流动结构分为中心区和壁面区进行研究,建立了描述射流携带床内液体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学模型,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3.
null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对近10年来出现的新型离子液体进行了分类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4.
一种蓝色荧光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和合成了一种带有吡唑啉侧链基因的低聚酰胺,可用作蓝色荧光材料。分子中特殊的氢键序列(AADADD)及芳酰胺链可与制着器件所用的高分子基材分子之间的形成较强的作用力,从而将发光基团“铆定”在功能膜中。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苯并(a)芘与HNO_3的亲电取代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化合物二硝基苯并(a)芘异构体。用HPLC分离、分析了产物,并用IR、~1H NMR、MS和HEMS谱研究了其结构,证明产物为1,6-二硝基苯并(a)芘(1)和3,6-二硝基苯并(a)芘(2)。短期生物试验——Ames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异构体均为强直接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66.
离子液体是纯粹由离子组成的液体,通常由二烷基季铵阳离子与四氟硼酸根、六氟磷酸根、卤素负离子等阴离子组成.离子液体具有强极性、低蒸汽压,对无机和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以及对绝大部分试剂稳定等一系列特殊性质,常作为反应介质或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中[1,2].  相似文献   
67.
裴文  沈忱  莫峻  许孝良 《有机化学》2007,27(5):653-655
利用Heck反应, 在离子液体、金属钯或镍、碱和膦配体反应体系中, 由卤代萘与烯丙醇反应, 制得了高收率和高选择性的2-取代萘烯丙醇化合物. 该方法原料便宜易得、操作简单、反应体系可循环使用. 并讨论了醋酸镍替代醋酸钯、不同膦配体、溶剂及碱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8.
温敏性聚合物复合体系低临界溶解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敏性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PNIPAm)及其共聚物P(NIPAm-co-KYD)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等复配体系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变化规律。单因素复配体系中,wEDTA为0.1%时,体系LCST从33℃降低到25℃,增大到0.2%时,LCST下降趋于缓慢;wCTAC在0.5%-3.0%范围内,LCST先上升后下降,但wCTAC在0.5%-1.0%内相转变很不明显,超过1.5%后相转变又趋于明显;而无机盐能使体系LCST线性下降;多因素复配体系中LCST变化较缓和,易于控制且相转变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69.
用离子动能谱探讨了9个苯环上不同取代基的4-氯-4′-取代-苯丁酮EI断裂的主要途径是:分子离子先进行Mclafferty重排,而后α-断裂。将电子能量降低至20e v,对Mclafferty重排的产物离子的α-断裂反应用Hammett方程处理,得回归线性方程lgZ/Z_0=-0.37σp-0.00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9。由此可明显地看出质谱中单分子断裂反应的取代基效应。  相似文献   
70.
室温离子液体:合成、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赵东滨  寇元 《大学化学》2002,17(1):42-46
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类熔点在室温附近的熔融盐 ,以其熔点低、蒸气压小、电化学窗口大、酸性可调及良好的溶解度、粘度、密度等特点已经或正在电化学、有机合成、催化、分离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并因其对环境友好吸引了工业上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