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5篇
  免费   992篇
  国内免费   790篇
化学   663篇
晶体学   77篇
力学   2885篇
综合类   126篇
数学   505篇
物理学   206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HCSB TBM 屏蔽块的初步设计,根据RCC-MR 相关标准,在4 种典型工况下对TBM 屏蔽块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所有工况下的整体形变都较小,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均满足 RCC-MR 标准。  相似文献   
992.
沉积岩中放射性元素铀、钍、钾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岩石中泥质的含量,而泥质含量的高低是判别沉积岩类别的主要依据,因此,可以将铀、钍、钾的比活度或含量值作为判别沉积岩岩类的量化指标。利用低本底伽马能谱法测量岩石样品中铀、钍、钾的比活度或含量,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岩类判别。由于放射性测量受样品几何形状、样品质量及其所含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因此岩类判别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通过理论探讨和实验验证,发现各待测核素特征峰计数率值与样品质量成线性关系, 且不同的能量区域、不同的岩性,线性关系系数与趋势拟合程度都是不同的;当样品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0%(取样时,岩屑水分不超过10%)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变化值均在一倍均方差以内),因此,水分含量对低本底伽马能谱法判别沉积岩岩类的准确性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一般可以不予考虑。对陕西定边某油气勘查区钻孔岩屑样品进行判别试验,对实测数据进行质量校正后,利用铀、钍、钾道的“归一化”计数率值(即单位质量的计数率)只能粗略地划分不同沉积岩的大类,再以铀、钍、钾特征峰的合峰计数率建立综合判别模式,能够对岩类进行进一步细分,且判别准确度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993.
冲击载荷作用下边界条件对方板的毁伤破坏具有很大影响。利用落锤试验机开展了不同边界支撑下固支方板的冲击试验,为获取固支方板边界撕裂的典型破坏模式,专门设计加工了与固支方板尺寸相当的冲击锤头和可改变倒角的方板支撑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冲击载荷作用下,固支方板呈现出塑性大变形、单边撕裂、双边撕裂等典型破坏模式,倒角越小,方板越容易撕裂;(2)边界支撑对固支方板中心位移、整体变形轮廓影响较小,但对方板的撕裂长度、临界撕裂阈值存在较大影响;(3)不同边界支撑主要改变方板边界处的剪切应变,边界支撑倒角越小,剪切效果越明显,方板边界临界撕裂应变位于[0.191,0.241]区间。  相似文献   
994.
有限宽板孔边弹塑性变形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量应变集中区域的弹塑性变形,对于研究材料损伤或微裂纹的产生,以预防宏观裂纹的产生及扩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给航空发动机轮盘的损伤容限设计研究提供相关材料的力学实验参数,做了两个有限宽中心带孔试件的拉伸试验。试验中,采用单调逐级加、卸栽的循环加栽方式,并应用自动网格法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量了孔用的全场位移分布。再应用最小二乘法将离散的位移分量拟合成二元多项式函数,求解出拉伸方向的应变分布,并给出孔边应力σ与孔边应变εy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变压吸附空气分离制氧吸附剂——锂交换低硅铝比八面沸石LiLSX中残留水及从外部引入的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合LiLSX经脱附后,当残留的水分子数目为0~32(个分子/晶胞)时, N2或O2的吸附量下降显著.原因是N2和O2的吸附主要依赖于处在SIII位置的32个锂离子.当水分子与SIII位置的Li+结合时,就会阻碍N2或O2的吸附.而从外部引入的水分子与脱附残留的水分子相比,在相同水含量时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吸附位置的不均匀性以及水分子在沸石中的扩散行为所引起.在水扩散进入LiLSX内部的过程中,一部分水分子可以吸附在能量较低的位置上而不是吸附到最强的SIII位置上.  相似文献   
996.
研制了一套紧凑型脉冲功率源系统,用于驱动低阻抗磁绝缘线振荡器(MILO)。脉冲功率源采用Marx发生器技术路线,由10级电容和开关组成,单级电容为100nF/100kV电容,开关采用环形轨道气体火花间隙开关,通过紧凑型结构设计,降低系统回路电感,采用电阻作为级间放电的隔离元件,整个Marx发生器系统放置于变压器绝缘油中,以实现高压绝缘。Marx发生器系统充电电压为±50kV,总储能5kJ,在12Ω的水负载上可以获得600kV,50kA的脉冲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00ns。系统尺寸为1.2m×0.5m×0.6m。基于该低阻抗脉冲功率系统,直接驱动低阻抗磁绝缘线振荡器。在二极管电压约450kV,电流约40kA条件下,测得辐射微波功率约400MW,微波脉宽约60ns,微波频率1.23GHz,辐射微波模式为TM01模。  相似文献   
997.
走滑断裂分段叠置区通常包括拉分叠置区和挤压叠置区,其形成及演化与油气藏关系密切,其内部构造特征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影响。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顺北1号断裂叠置区分段发育特征明显,油气勘探表明,拉分叠置区和挤压叠置区对油气运聚的控制能力有一定差异。在分析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走滑断裂拉分叠置区和挤压叠置区开展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拉分叠置区内发育有多组里德尔(R)剪切和压剪性(P)剪切,在叠置区内多组断裂组成一套平面范围较小、垂向断距较大的雁列地堑系统;挤压叠置区内仅发育一组R剪切、P剪切及单条共轭里德尔(R')剪切,并在叠置区内形成平面范围较大、垂向断距较小的地垒。因此认为,基底断裂的几何形态、运动性质是控制叠置区发育类型的关键因素。叠置区内断裂发育的数量、规模均受控于总走滑量,并与之呈正相关。相较于挤压叠置区,拉分叠置区的断层数更多,分布更密且地层破碎变形程度更高。在构造特征及力学机制上,拉分叠置区均表现出更强的油气富集潜力。  相似文献   
998.
Th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optical microfiber(OM) a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by controlling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cooling method during the OM fabrication process.OM samples with various reflectances from 0.1% to 1% are achieved.An OM with waist length of 5 mm,waist diameter of 1 μm,and approximately 0.5% reflectance is used as the end reflector of a fiber Fabry-Perol(F-P) interferometer.A piezoelectric ceramic transducer(PZT) fiber phase modulator is used to test the sensing performance of the fiber F-P interferometer.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OM with low reflectance can be used as a reflector in the F-P interferometer.  相似文献   
999.
We report low pump power high-efficiency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fundamental laser beam at 795 nm, corresponding to the rubidium D1 line, to generate UV light at 397.5 nm using a periodically poled KTi OPO4(PPKTP) crystal in a ring cavity. We obtain maximum stable output power of 49 m W for mode-matching pump power of 110 m W, corresponding to 45% raw efficiency(56% net efficiency when considering the output coupling mirror’s 80% transmission). This is the highest efficiency obtained at this wavelength in PPKTP with such low pump power. We obtain 80% beam coupling efficiency to single-mode fiber, demonstrating high beam quality.  相似文献   
1000.
微悬臂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力学显微镜和光力学研究中,实现微悬臂之间的耦合在高精密测量和量子声子网络构建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不同于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实现微纳共振器之间耦合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通过结构应力实现耦合的微悬臂阵列。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应力耦合微悬臂阵列不仅可以获得较大的耦合强度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悬臂之间的耦合强度也容易控制。对于其它形式的微纳共振器,同样可以利用结构应力耦合这种方法来实现共振器之间耦合的阵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