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787篇
化学   1375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37篇
综合类   114篇
数学   314篇
物理学   122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前国内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五分类大多以硬件方式实现,且存在硬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和过度依赖某些精密部件等问题。为简化五分类仪器的系统结构,提出了一种用于白细胞五分类的智能光学系统,该系统以全光学技术作为白细胞检测方式,采用VC6.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建立了RBF神经网络的白细胞五分类识别算法模型,整个细胞识别和分类过程完全由软件实现,从而降低硬件复杂程度,减小了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样机对LYM、MON、NEU、EOS、BAS的测试相对偏差分别为1.43%、4.41%、3.92%、2.94%、11.1%,满足了国家标准中的性能要求,故仪器整体的分类结果比较理想。结论:本文提出的智能光学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2.
《光学技术》2015,(6):537-542
相位标志牌是重要的电力设施,通常安装在输电线挂点附近的显著位置上,准确地检测和识别相位标志牌对输电线路巡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应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相位标志牌的检测和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灰度化、中值滤波、膨胀和腐蚀的方法对相位标志牌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基于区域一致性算子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相位标志牌检测;最后采用基于仿射SIFT算子的匹配方法对检测到的相位标志牌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相位标志牌进行检测和识别,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3.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目标识别过程中对视觉图像特征点提取慢,匹配不准确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算法的改进目标识别算法。通过采用组合匹配策略,将特征关键点间的距离和内积同时进行考察,根据其自身值的大小,决定对匹配相似度的贡献。组合策略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机器人在目标识别中对相同特征图像不能匹配和不同特征图像能够匹配的问题。为克服目标匹配时实性差的弱点,以关键点为根据构建K维树结构,采用最近邻点搜索,快速找出正确匹配的特征点。为实现移动机器人目标识别过程中的自主性,在特征点匹配过程中引入自适应阈值进行判断。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移动机器人目标识别准确率有较大提升,能够满足移动机器人在目标识别和跟踪过程中对视频图像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光学》2015,(1):153-154
中红外激光(3~5μm)在环境监控、气体分子识别、相干断层成像、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在高次谐波产生单个阿秒脉冲的研究中,由于周期量级中红外飞秒激光能获得更高截止能量的谐波阶次,有望获得更短的阿秒脉冲和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因此倍受人们的青睐。但受限于激光增益介质,目前较难在室温下直接获得中红外波段的飞秒激光,为此广泛应用的方案是基于非线性晶  相似文献   
115.
光谱成像可同时获得光谱和空间信息,这使得光谱成像技术在解决复杂海洋环境背景下目标探测与识别时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光电目标检测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方向。对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进行了讨论并重点列举了该技术在探测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光谱成像技术在海上目标探测识别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光谱成像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6.
[2,2]对二环苯经甲酰化、缩合、拆分得到(Rp)-4-甲酰基[2,2]对二环苯,再与L-亮氨酸的衍生物二齿手性氨基醇经缩合、还原得到由平面手性和中心手性因素构建的化合物(Rp,S)-1,1-二苯基-2-{[2,2]对二环苯基-甲氨基}-4-甲基戊醇.产物结构经IR、MS和1H NMR等进行了表征.用1H NMR考察了其作为主体对客体手性羧酸衍生物消旋体的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7.
构建了一种由DNA链和大单室囊泡(GUV,Giant unilamellar vesicles)组装成的具有智能靶向功能的复合体(GUV-DNA)。该复合体的粒径分布及形态学大小可以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技术、表面Zeta电位及暗场显微镜进行测定及观察。组装后的GUV-DNA复合体可以藏匿靶向基团于高分子结构中;而该结构中的"立足点"(Toehold)序列使外源性的另一条寡核苷酸链能够通过DNA链置换反应竞争性地将靶向基团暴露于环境中,从而实现该结构的核酸敏感型变化。荧光共振能力转移(FRET)技术及生物素-亲和素(Biotin-avidin)捕获法阐明了该结构中的碱基配对"条形码"序列可以确保只有特异性的寡核苷酸序列能够"打开"复合体,从而暴露靶向基团。所构建的GUV-DNA复合体可以实现程序化的"开启"功能,从而释放藏匿于其中的生物靶向功能基团。  相似文献   
118.
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EM)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EM-MIPMs).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紫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M与MAA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氢键作用.利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仪对EM-MIPMs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EM-MIPMs为均匀规整的球型,平均粒径为4.24μm,且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采用动力学,平衡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EM-MIPMs的吸附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分别分析了EM-MIPMs的平衡吸附数据,结果表明,EM-MIPMs对红霉素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饱和吸附量为0.242 mmol g-1.EM-MIPMs的选择识别性能利用固相萃取法来考察,研究表明EM-MIPMs有着良好的特异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9.
Novel liver-specific nitric oxide(NO) releasing drugs with bile acid as both the NO carrier and targeting ligand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direct nitration of the hydroxyl group in bile acids or the 3-Ohydroxyl alkyl derivatives,with the intact 24-COOH being preserved for hepatocyte specific recognition.Preliminary biological evaluation revealed that oral administrated targeted conjugates could protect mice against acute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acetaminophen or carbon tetrachloride.The nitrate level in the liv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1e while nitrate level in the blood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Co-administration of ursodeoxycholic acid(UDCA) significantly antagonized the increase of nitrate in the liver resulted by administration of 1e.  相似文献   
120.
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开发新的快速、高效、灵敏的手性分离分析方法对于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药物的药理研究、对映体的纯度分析以及环境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纳米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和表面易修饰等优点,因而可作为理想的载体用于手性色谱领域;由于导带电子的集体震荡而产生的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荧光和催化性能等,使得金属纳米粒子在光学、电化学等手性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和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该文对近年来不同类型金属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量子点、磁性纳米粒子等)在手性分离和手性识别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