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化学   352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645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1488篇
物理学   63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化学分析计量》2014,(1):94-94
<正>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YD–CADS),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技术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吸附工艺路线,可应用于低硫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脱硫处理,具有辛烷值损失低、产品收率高,吸附剂硫容量高、可多次再生、操作条件缓和、氢耗量低、操作费用低等优点。与现行的国外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比,工艺简化、投资成本降低50%以上,所生产  相似文献   
992.
为合理评估薄壁圆钢管构件的地震损伤程度,基于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通过修正相关参数,建立了适用于圆钢管构件的地震损伤模型。利用圆钢管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骨架曲线,给出了损伤模型中各待定参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演构件破坏点损伤因子为1.0时的模型组合系数,并利用曲线拟合法得到模型组合系数与构件轴压比、长细比和径厚比等参数间的关系式,从而建立构件的地震损伤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修正的Park-Ang损伤模型可较好地评估圆钢管构件的损伤程度,构件达到极限破坏时的损伤因子值收敛于1.0且离散性较小,构件的破坏程度可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与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失效破坏,对应的损伤因子界限值分别为0.02,0.41和1.00。  相似文献   
99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HTCC)具有超高的韧性、良好的耐久性和优异的耗能效果,这些特性使得UHTCC在防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UHTCC与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二次打击条件下的抗侵彻性能,首先测量了UHTCC和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混凝土(polyvinl alcoho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FRC)的基本力学参数。然后采用25 mm口径的弹道滑膛炮对直径为750 mm、高为600 mm的圆柱形UHTCC靶体、FRC靶体、UHTCC-FRC组合靶体(UHTCC-FRC composite target)进行了弹体速度为550 m/s的二次侵彻试验,得到了弹体和三类靶体的破坏数据,包括弹体的侵彻深度、弹体的磨蚀、靶体迎弹面的开坑直径和面积、弹坑深度、迎弹面的裂纹数量以及裂纹最大宽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骨料、结构形式和两次打击的间距对UHTCC-FRC组合靶体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普通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相比,UHTCC能够有效的减小迎弹面的开坑直径,但会增加弹体侵彻深度;将50 mm的UHTCC置于组合靶的迎弹面可以有效地减少迎弹面的开坑直径;弹体二次侵彻深度大于弹体一次侵彻深度,靶体在二次冲击下的开坑面积小于靶体初次冲击下的开坑面积。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和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ACVD)技术制备Cr3C2-NiCr/DLC复合涂层,对比研究其与单层DLC薄膜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行为. 结果表明:Cr3C2-NiCr/DLC复合涂层的结合力、承载力和摩擦学性能比单层DLC薄膜显著提高;HVOF制备的Cr3C2-NiCr中间承载层对表层DLC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纳米硬度影响不大;Cr3C2-NiCr/DLC复合涂层在高载下的优异摩擦学性能归因于避免了高接触应力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DLC薄膜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脆性断裂和剥落失效行为. 此外,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过程中DLC薄膜和Cr3C2-NiCr/DLC复合涂层均未发生石墨化,其摩擦学行为主要取决于不同接触应力下的磨损机制变化和对偶球表面摩擦转移膜演化.   相似文献   
995.
杨骁  温鑫  卫盼朝  冷蓉 《力学季刊》2022,43(2):382-394
将上部子梁的裂纹等效为线性扭转弹簧,考虑组合梁连接面的滑移位移,建立了以组合裂纹梁挠度和滑移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组合裂纹梁弯曲变形一维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给出了组合裂纹梁弯曲变形一维数学模型的解析通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均布载荷作用下简支组合裂纹梁的弯曲变形问题,数值分析了连接面剪切刚度、裂纹深度、数目和位置等参数对组合裂纹梁弯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裂纹处,组合裂纹梁挠度曲线存在尖点,而横截面转角曲线存在跳跃,且随着裂纹数目和深度的增加,挠度和横截面转角跳跃值增大;随着连接面剪切刚度的增加,挠度和横截面转角减小,并最终趋于定值.并且,随着组合梁跨高比的增加,连接面剪切刚度对梁挠度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6.
王鹏  唐博  吉进元  冯定 《力学季刊》2022,43(3):670-680
底部钻具组合(Bottom Hole Assembly, BHA)的力学计算是进行旋转导向系统钻具组合设计和井眼轨迹控制的基础.本文在纵横弯曲法、加权余量法和有限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管柱单元组合的BHA力学求解方法.该方法以保持微分方程特解相同的条件作为管柱单元划分依据,对底部钻具组合进行单元划分;将管柱单元的挠曲线通解替代传统加权余量法的试函数,结合单元节点类型和组合关系,构建出包含边界条件和通解系数的线性方程组.对于边界条件未知问题,以支点反力符号条件为约束条件,以挠曲线越界程度、切点处弯矩平衡条件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以边界条件未知量为变量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出边界变量,进而得出通解系数;最后,得出管柱单元内各点位移和载荷.以推靠式旋转导向系统BHA力学计算为案例,对比本文方法与加权余量法的计算结果,发现两者计算结果相差较小,表明本文方法可用于旋转导向系统底部钻具组合的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997.
用区间数型指标表示的基坑支护方案评价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对已有区间数型多属性决策模型的分析,针对赋权方法及区间数排序的不足,根据向量投影原理,建立了一种基于a+bi型联系数复运算的区间数型多属性决策向量投影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对各属性指标赋权,采用提出的区间数向量投影公式计算备择方案在理想方案上的区间数加权向量投影,然后将区间数转换为a+bi型联系数,最后通过计算联系数的模进行方案优劣排序.以某大厦基坑支护拟用的4种方案评价为例,说明方法的应用,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998.
刘锦萼 《中国科学A辑》1996,39(11):984-990
讨论局部紧拓扑半群上相互独立但不同分布的概率测度卷积序列的极限性质、首先研究测度子半群与其支撑集在结构上的相依性,进而通过支撑集的代数结构在局部紧拓扑半群上给出一个概率测度序列强一致组合收敛的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一类拓扑半群S,使得当μk,n(?)λk,能确保λk(?)某个Haar测度.  相似文献   
999.
The routine wave superposition approach cannot be used in reconstruction and prediction of a coherent acoustic field,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pressures generated by individual 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superposition theory of the coherent acoustic field ,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combined wave superposition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reconstruct and predict the coherent acoustic field by building the combined pressure matching matrixes between the hologram surfaces and the sources. The method can reconstruct the acoustic information on surfaces of the individual sources, and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acoustic field radiated from every source and the total coherent acoustic field can also be calculated spontaneously.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holographic reconstruc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 coherent acoustic field and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coherent acoustic field separation technique. The study on this novel method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acoustic holography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000.
一类基于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进近年来提出的有序加权平均(OWA)算子,建立新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指出最大绝对误差最小化的组合预测模型是其特例,并给出其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然后对该模型提出非劣性组合预测、预测方法优超,冗余度等新概念;最后探讨了非劣性组合预测以及冗余预测方法的存在性,并给出冗余信息的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