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4篇
  免费   865篇
  国内免费   1166篇
化学   2112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283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74篇
物理学   143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以壳聚糖(CS)对SiO2进行表面修饰,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CS/SiO2), 并采用XRD、FTIR、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BET、XPS、TEM、SAE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非晶性质、原子组成、尺寸分布及粒径大小等. 考察了催化剂对糠醇加氢制四氢糠醇反应的催化性能, 并与没有壳聚糖修饰的Ni-B/SiO2催化剂及Raney Ni催化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加入壳聚糖制得的Ni-B/CS/SiO2催化剂的活性组分Ni-B团簇粒径更小, 表面活性组分浓度更高, 催化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2.
钯及其合金膜由于具有透氢性好和耐高温的特点,除了用作氢气分离和纯化器外,还可以用作脱氢、制氢等反应的反应器,以实现反应和分离的一体化,并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本文综述了钯基复合膜的原理、制备及表征,并重点介绍了本研究组的光催化镀膜工艺.  相似文献   
103.
叙述M1Ni4.5Al0.5贮氢合金分离氢中氪、氙的基本原理,分了分离时氢中氪、浓度与分离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T为298K时,贮氢合金N1Ni4.5Al0.5与TiFe0.86Mn0.1的分离性能基本相似,分离浓度与放氢体积符合N=ae^-br方程。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稀土配位催化剂研究了马来酸酐、苯乙烯和N 苯基马来酰亚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 .考察了Al La物质的量的比、不同稀土元素、催化剂浓度、聚合反应时间、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利用核磁、红外、热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5.
本实验用直流极谱法研究了Eu(Ⅲ)-Ap,Eu(Ⅲ)-Cit二元体系和Eu(Ⅲ)-Cit-Ap三元体系的极谱行为,在μ=0.1(NaNO3),t=25±0.2℃条件下,电极过程为准可逆;测定了该条件下二元及三元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三元络合物的有关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06.
白志君  吴荫顺 《电化学》1998,4(2):182-188
组件式设计常被用地人工髋关节,钴络钼合金(Co-Cr-Mo)与钛合金(Ti-6Al-4V)的压配最常用,本文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静态条件下两种合金的电偶腐蚀行为,浸泡实验表明,钴络钼合金为阳极,但电偶电流与其维钝电流相近,并无明显加速度腐蚀效应,钛合金为阴极,受到保护,失重及金相观察结果显示,在45天的浸泡实验周期内,未发现腐蚀痕迹,混合电位理论和电位处于两种合金的钝化电位区,电偶电流为合金的维钝  相似文献   
107.
合成了新显色剂 1 - ( 2 -羟基 - 5 -硝基苯基 ) -重氮氨基偶氮苯 ( HNPDAAB) ,研究了该试剂与镍的显色反应条件。在 Triton X- 1 0 0存在下 ,镍与试剂生成 1∶ 1型深红色配合物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 1 .5 8× 1 0 5L· mol- 1· cm- 1。 Ni2 + 的浓度在 0~9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应用于合金中微量镍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8.
通过测量不同含Ce量的Al-Si共晶合金熔体的密度、粘度和电阻率,考察了熔体的物性变化与凝固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物性变化的转折点与共晶硅形貌的改变具有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Y对Nd-Fe-Al-Ni非晶合金热稳定性和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的Nd60Fe20Al10Ni10-xYx(x=0,2)合金基本为非晶组织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淬态相,Y的加入抑制了淬态相的析出。加入Y后,非晶合金的晶化开始温度和晶化峰值温度都向高温方向移动,证明其热稳定性提高。Y的加入改变了合金的晶化方式和最终晶化产物,使非晶基体中析出的晶化相更加弥散圆整细小。并且Y具有在化学上钝化氧杂质的作用,从而抑制了氧的有害作用。利用Kissinger方程获得了Nd60Fe20Al10Ni8Y2非晶合金的晶化开始和晶化峰值激活能分别为1.21和1.16 eV。  相似文献   
110.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NiB/Al2O3和NiBSm/Al2O3三种催化剂,它们都呈非晶结构.用等离子耦合发射光谱仪(ICP)对催化剂组分进行了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三种催化剂进行了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载体的引入使非晶态NiB合金的体相组成中B的含量降低.将非晶态NiB合金负载到γ-Al2O3上,可以明显改善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少量Sm可以进一步提高晶化温度.晶化激活能数据亦表明了载体和Sm对非晶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载体和Sm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提高了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