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6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21篇
物理学   10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介绍了光锥导光装置的优势,分析了影响光锥导光装置耦合效率的主要因素,得出了影响光锥导光装置耦合效率的理论模型误差曲线。以光锥端面反射损耗及光纤辐射损耗为主要误差源,测试了光锥导光装置的耦合效率及误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采用分光比标定的方法测量导光装置的耦合效率,消除了由于激光器输出能量变化给试验中脉冲能量测量环节带来的影响;根据试验测量数据,拟合出误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曲线,通过与理论误差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测得该耦合装置的耦合效率为70.26%。在激光束的入射角度误差〈5°,且在光纤耐受弯折允许范围内甩动光纤的情况下,总误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10%,满足实际工程误差的允许范围。该耦合装置已经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2.
采用60%的超细工业废渣取代水泥制备了抗压强度达200 MPa的生态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不同纤维掺量的RPC材料进行了4种方式的多次冲击压缩实验。定义了材料多次冲击压缩标准化强度,揭示了冲击次数、冲击方式、纤维掺量对材料抗多次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提高,材料抗多次冲击的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材料的损伤程度不断增大,标准化强度不断下降。随着冲击方式的改变,材料首次冲击的损伤增加,第2次和第3次冲击下材料峰值应力下降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3.
中心直裂纹平台巴西圆盘复合型动态断裂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坤  王启智 《实验力学》2008,23(5):417-426
制作了中心直裂纹平台巴西圆盘(cracked straight through flattened Brazilian disc-CSTFBD)试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加载,进行了岩石纯Ⅰ型和复合型(Ⅰ+Ⅱ型)动态断裂实验。由于加载角(载荷方向与裂纹线的夹角)在制作试样时已经通过裂纹线与试样平台的位置关系确定,因此在实验中可以方便而准确地实施加栽。比较了纯Ⅰ型加载和复合型加载下压杆上记录的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的波形。采用实验与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将实验得到的动态载荷输入有限元程序,得到了纯Ⅰ型试样的动态断裂韧度和复合型试样的两种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时间历程。计算了加载角为15°的试样应力强度因子的复合比(KI(t)/KⅡ(t)),此计算值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实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阿折地平对映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恺  薛娜  李林  李凡  杜玉民 《色谱》2010,28(2):215-217
建立了阿折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采用Chiralpak AD-H (250 mm×4.6 mm, 5.0 μm, Daicel公司)手性色谱柱在正相条件下直接拆分阿折地平对映体,考察了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成及柱温等对阿折地平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拆分条件: 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0:10, 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20 ℃;在此条件下阿折地平对映体的分离度为3.3。该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5.
用经典Hopkinson杆测试弹性模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弹性应力波理论,实现了经典Hopkinson杆试验的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试验"测得"(重构)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精确度,并结合具体试验进行了分析.由于经典Hopkinson杆试验的基本计算公式中引入了"应力均匀性"假设,因此在有限应变范围内,重构的应力-应变曲线总是和输入(真实)曲线差异较大.结果表明,采用经典Hopkinson杆测量的弹性模量是不可靠的,因此实践中应慎用.  相似文献   
106.
An imaginary-time split operator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study electron transfer (ET) dynamics using Sumi-Marcus theory. The approach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intermolecular ET rate between oxazine 1 and N,N-dimethlaniline. By measuring the two average survival times of the donor state probability and the rate constant in long time limit, the full kinetics of the ET is revealed with a variety of sink functions. Several new properties for the ET have been found in numerical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分离式扭-拉复合加载Hopkinson杆装置,在20℃和500℃下研究了温度对高应变率扭-拉复合加载下铁基形状记忆合金本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在高应变率扭-拉复合加载下的名义剪切屈服强度、剪切强度极限和名义拉伸屈服极限、拉伸强度极限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拉伸和扭转之间具有相互藕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利用?100 mm的Hopkinson压杆研究了不同预压力条件下,受侧限约束的钙质砂在500~800 s-1应变率范围、0~200 MPa压力范围内的动态力学特性,并利用HUT106D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相同条件钙质砂在2×10-3 s-1应变率、0~120 MPa压力范围内的静态力学特性。研究发现,当再次加载超过一定值后,预压力对钙质砂力学特性的影响不大;Tait物态方程可以描述钙质砂的静态容变关系及高压下的动态容变关系;钙质砂的体积压缩过程存在应变率效应。  相似文献   
109.
多集分裂等式问题是分裂可行性问题的拓展问题,在图像重建、语言处理、地震探测等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逐次松弛投影算法,设计了变化的步长,使其充分利用当前迭代点的信息且不需要算子范数的计算,证明了算法的弱收敛性.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在迭代次数与运行时间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0.
Syntheses of phthiocol complexes with Cu(II) in inert media resulted in anhydrous monomer Cu-4: [Cu(NQ)2] and dimer Cu-5: [Cu(NQ)(NSQ)]2, however synthesis in air generates polymeric hydrated Cu-6: [Cu(NQ)2(H2O)2]n. Media and colligation give rise to charge transfers in coordination compounds and lead to different redox ligations of 3-methyl-2-hydroxy-1,4-naphthoquinone. These redox forms are determined from quantitization of activation energies (E a) of different pyrolytic steps in TG using the rising temperature expression of Coats and Redfern. 'Tyrosinase'-type mechanism is discussed for the redox-type ligation. Characteristic six-line EPR signals of dimeric Cu-5 lead to zero field splitting parameters D=0.01608 cm-1and E=0.01576 cm-1. Cu-6 shows molecular association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measurement data of Cu-6 from 6 to 300 K is fitted to the polymeric expression of Bonner and Fisher model. The best fit was obtained with antiferrromagnetic exchange coupling constantJ=-2 cm-1, g=2.2 having R=4.2·10-4.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