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化学   128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97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33篇
物理学   10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黏弹性准饱和土中球空腔动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华喜  闻敏杰 《力学学报》2012,44(4):753-761
在频率域内研究了内水压力作用下分数导数型黏弹性准饱和土中球空腔的稳态动力响应. 通 过引入与孔隙率有关的应力系数合理地确定了介质和孔隙水共同承担的内水压力值. 将土骨 架和衬砌分别视为具有分数导数本构模型的黏弹性体和多孔柔性材料, 基于Biot两相介质模 型, 通过引入位移势函数解耦得到了内水压力作用下分数导数型黏弹性准饱和土中半封闭球 形空腔的位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解析表达式. 考察了物性和几何各参数对球形空腔动力响 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分数导数本构模型更合理地描述了土体的动力学行为; 饱和度对应力 和孔隙水压力影响较大, 而对位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2.
可压缩横流失稳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亮  符松 《力学进展》2012,42(3):262-273
边界层流动转捩的预测与控制一直是流体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维边界层流动工程中十分常见, 而横流失稳是导致三维边界层流动转捩的主要原因.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三维边界层失稳和转捩方面的研究概况. 从机理上讨论了横流扰动的感受性、首次失稳、二次失稳和转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数值计算方面, 简要概述了线性稳定性理论、非线性稳定性理论和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在横流失稳和转捩方面的应用.本文对横流失稳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对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相应展望.  相似文献   
83.
应用解决热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状态函数法,依据宏观实际过程设计途径,从相平衡条件及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入手,推导出开尔文公式。有助于通过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开尔文公式及亚稳状态的本质。  相似文献   
84.
基于巴西劈裂法的饱水煤样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程利兴  李国盛 《实验力学》2016,31(4):534-542
为研究饱水煤样拉伸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规律,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赵固二矿二1煤层煤样在自然和饱水状态下进行巴西圆盘劈裂实验,探讨了自然与饱水状态下煤样的应力、强度及能量变化。结果表明:巴西劈裂实验时,加载过程应力-时间关系与实验控制方式有关。采用载荷控制方式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达到峰值时应力瞬间跌落为零,表现出明显脆性破坏特征;采用变形控制方式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峰值后出现分次破坏特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在巴西圆盘劈裂实验破坏前没有本质区别;两种状态下不同层位煤样抗拉强度和峰值能率存在差异,自然状态下层位煤样抗拉强度较高(1.80MPa),中层位煤样抗拉强度较低(1.23MPa),上层位煤样抗拉强度介于两者之间(1.52MPa),饱水后上中下层位煤样的抗拉强度和峰值能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抗拉强度平均软化系数分别为0.65,0.61和0.61,平均峰值能率降幅为36.0%,56.1%和40.6%;两种状态下煤样抗拉强度与峰值能率大致呈线性关系,表明抗拉强度越高的煤样,能量耗散越少,煤样抗拉强度越低,能量耗散越多。  相似文献   
85.
The phys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accuracy improvement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recovery ar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next-generation Pendulum-A/B out-of-plane twin-satellite formation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complete up to degree and order 100 is, respectively, recovered by the collinear and pendulum satellite formations using the orbital parameters of the satellite and the matching accuracies of key payloads from the twin GRACE satellit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model from the Pendulum-A/B satellite formation is about two times higher than from the collinear satellite formation, and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determination accuracy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model is feasible by the next-generation Pendulum-A/B out-of-plane twin-satellite formation. Secondly,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from Pendulum-A/B complete up to degree and order 100 is accurately recovered based on the orbital parameters of the satellite (e.g., an orbital altitude of 400 km, an intersatellite range of 100 km, an orbital inclination of 89° and an orbital eccentricity of 0.001), the matching accuracies of space- borne instruments (e.g. 10-6 m in the intersatellite range, 10-3 m in the orbital position, 10-6 m/s in orbital velocity, and 10-11 m/s2 in non-conservative force), an observation time of 30 days and a sampling interval of 10 s.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from the next-generation Pendulum-A/B out-of-plane twin-satellite formation is full of promise for being improved by about l0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e current GRACE satellite formation. Finally, the phys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Pendulum-A/B out-of-plane twin-satellite formation are analyzed,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atellite orbital altitude be preferably designed to be close to 400±50 km and the matching precision of key sensors from the Pendulum-A/B mission be abou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  相似文献   
86.
王飞  魏兵  杨谦  李林茜 《物理学报》2014,63(16):164101-164101
利用坐标系转换矩阵给出实验室坐标系中饱和磁化铁氧体的频域磁导系数张量,再通过频域到时域的转换关系jω→?/?t得到一个二阶微分方程形式的时域本构关系.然后采用Newmark方法求解时域本构关系从而给出一种适用于处理任意磁化方向铁氧体电磁问题的Newmark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利用此算法计算了饱和磁化铁氧体层的反(透)射系数和饱和磁化铁氧体球的后向雷达散射截面,所获得的结果验证了此算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采用相对论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飞秒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流密度、电场和自生磁场的发展演化过程。介绍了电子的非局域热输运的基本特性以及激光加热过程中温度烧蚀前沿稠密等离子体子区的预热效应、临界面附近的限流效应,以及冕区的反扩散与限流效应,得到了经典Spitzer-Harm理论描述的电子热传导随自生磁场的演化情形。数值模拟表明:在线性强激光作用下,由于电子初始时刻的无规则热运动,在等离子体上激发电磁不稳定性,而不稳定性激发的强电磁场使电子束在非常短的距离内沉积能量,同时对在激光有质动力推开电子时形成的超热电子能量输运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李清  席军  宛新林 《实验力学》2014,29(4):520-526
为研究寒冷地区饱和砂岩的冻融损伤机理,采用DMA450伺服压机,在静载100N、动载80N、波动频率5~200Hz、温度-40~40℃的条件下,进行了饱和砂岩在不同频率正弦波单轴载荷作用下杨氏模量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获得滞(粘)弹性的弛豫衰减,以及有衰减引起的砂岩样品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饱和砂岩的杨氏模量和弹性波速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频率提高而增大;-40~20℃温度范围是冻融损伤最严重的区域。同时,在三种低频条件下(1.6Hz、2.8Hz和5.0Hz)用共振法在0℃获得相变衰减峰,反映了饱和砂岩的冻胀融缩效应,其产生的应力导致了饱和砂岩的损伤。从机理来看,前者是微观缺陷的演变,长期积累会导致破坏;后者是一种物理风化作用造成的宏观损伤。本文结果可为研究寒冷地区饱和岩石冻融损伤的机理及规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9.
采用Metravib分析仪在-50℃~100℃温度条件及300~400Hz的正弦波作用下进行泵油饱和砂岩应力应变实验,获得了虚模量温度峰与对应实模量的剧烈亏损规律,显示出饱和砂岩有别于由衰减峰引起的典型粘弹性行为。利用超声法对饱和大理岩与花岗岩样品进行波速和衰减特性测试,获得了大理岩的Biot衰减峰变化规律。该研究对岩石物理理论模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利用岩层的衰减和波速频散特性进行油气藏的预测,降低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90.
彭晖  高勇  陈俊敏  蒋鑫 《实验力学》2014,29(4):655-665
为研究寒冷地区饱和砂岩的冻融损伤机理,采用DMA450伺服压机,在静载100N、动载80N、波动频率5~200Hz、温度-40~40℃的条件下,进行了饱和砂岩在不同频率正弦波单轴载荷作用下杨氏模量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获得滞(粘)弹性的弛豫衰减,以及有衰减引起的砂岩样品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饱和砂岩的杨氏模量和弹性波速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频率提高而增大; -40~20℃温度范围是冻融损伤最严重的区域。同时,在三种低频条件下(1.6Hz、2.8Hz和5.0Hz)用共振法在0℃获得相变衰减峰,反映了饱和砂岩的冻胀融缩效应,其产生的应力导致了饱和砂岩的损伤。从机理来看,前者是微观缺陷的演变,长期积累会导致破坏;后者是一种物理风化作用造成的宏观损伤。本文结果可为研究寒冷地区饱和岩石冻融损伤的机理及规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