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6篇
  免费   1658篇
  国内免费   322篇
化学   598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346篇
综合类   131篇
数学   2035篇
物理学   35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4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多基色混合白光LED显色性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多基色混合白光LED的显色性,得到色彩生动的白光LED照明效果,以评价饱和红色的特殊显色指数R9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基色光源混合白光LED的光谱功率分布的高斯数学模型,选取峰值波长λm、半波宽Δλ和幅值A为基色光源光谱功率分布的主要参量,并以“蓝光芯片+YAG黄色荧光粉”和“红、绿和蓝基色LED”为分析模型分别进行二基色和三基色混合白光LED显色性研究,讨论两种基色混合情况下三个参量对混色白光LED的显色性R9贡献。结果表明:为使多基色混合白光LED的显色性更好,首先确定光源S1的峰值波长λm1、半波宽Δλ1及幅值A1;然后设定其他基色光源幅值Ai以求此条件下峰值波长λmi和半波长Δλi取值范围;最后在求得的峰值波长λmi和半波长Δλi取值范围,反求基色光源的最佳幅值Aiopt,从而使多基色混合白光LED的显色性达到最佳效果。该方法对分析基色混合白光LED的显色性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2.
王莉  刘永成  王志斌 《应用光学》2015,36(4):612-617
基于当前的COB封装LED芯片,分析了芯片的热阻模型,推导出发光结在理想温度下工作时的基板温度。针对大功率LED存在的散热问题,基于课题组双进双出射流冲击水冷散热系统,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选取温度变化和温度变化率为控制输入量,并对各控制输入量的范围设定进行了说明。根据设计的控制器进行程序编写,下载到控制芯片中进行实际验证,在20℃环境温度下,芯片基板温度最终维持在35.5~36.5℃之间,保证了灯具正常、稳定工作,为大功率LED散热系统提供了一种控制器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63.
冷丹  郝耀鸿 《应用光学》2015,36(1):150-154
鉴于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CO-OFDM)易受非线性效应影响,严重制约系统传输性能, 提出一种基于星座恢复的降低系统峰均值功率比(PAPR)的方法。对系统模型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以10 Gbit/s的速率通过单模光纤传输720 km,基于星座恢复的CO-OFDM系统Q值较无非线性抑制的CO-OFDM系统有3 dB提高;另外,系统最佳限幅比例系数受色度色散影响,随着色散因子的增大,星座恢复效果也逐渐减弱,在传输240 km条件下,色散因子为12 ps/nmkm较6 ps/nmkm,限幅比例系数从0.9降低至0.8。  相似文献   
964.
为了抑制偏振态漂移带来的功率变化给传输稳定度造成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够快速补偿偏振变化的频率传输系统。该系统将锁模光作为光源,结合PID控制器反馈调节的原理,利用光功率放大器(EDFA)、起偏器、可变光功率衰减器(VOA)和单片机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抑制偏振态随着环境改变而发生的漂移,经过10 km传输之后的输出光功率稳定度达到110-5,与自由漂相比提高了200倍。将整个系统应用在光梳频率传输系统中,可以提高系统的鉴相精度,在5 GHz的传输频率上,可以有效消除偏振态变化引入的~50 fs的相位抖动。  相似文献   
965.
开展了以1,4-二(1-羧亚甲基-4-咪唑基)苯的合成为内容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从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结构表征、性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大学生科研实践能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相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66.
967.
中国筝的声功率级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筝是中国古老的弹弦乐器。但迄今为止,对其声功率级一直未进行科学的测定。本文在一混响室内根据ISO及GB标准,对二十一弦筝的声功率级进行了首次测定。两位资深乐师在混响室内分别演奏各自的乐器,通过围绕乐师和乐器布置的四通道测试设备,对筝所辐射的声功率级和动态范围进行测定。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筝在以不同力度演奏单音、音阶和乐曲时所辐射的声功率级及其频率特性均有所不同。考虑到乐器演奏音阶时所辐射的声功率级及其动态范围与演奏乐曲时的声功率级接近,并且,音乐的空间感也大都在乐器以f力度演奏乐曲的强音标志乐段时最为显著,故此我们建议中国筝所辐射的声功率级用其以f力度演奏音阶时的平均声功率级表示。本文测试的两架中国筝以f力度演奏音阶时的平均声功率级为85.9dB。文中不仅首次公布了中国筝声功率级的测试结果,并且所介绍的测试方法对其它乐器声功率级测试也具有借鉴意义。民族乐器所辐射的声音性能的确定是民族音乐厅堂音质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8.
基于电磁模式的色散方程和回旋管非线性理论,研究了损耗层厚度对回旋行波放大器注-波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损耗层电导率和厚度能够让期待的工作模式TE01衰减较小,而对应的竞争模式TE21因损耗很大而更难以起振,随厚度的增加,放大带宽从两边向中间收缩变窄,频带中间部分的输出功率会上升,曲线更加平坦,从而达到改善互作用稳定性的目的. 关键词: 回旋行波放大器 起振长度 起振频率 饱和功率  相似文献   
969.
幂函数叠加势的径向薛定谔方程的解析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先权  罗光  马燕  崔立鹏 《物理学报》2009,58(4):2168-2173
研究多种正幂势函数与逆幂势函数紧密耦合条件下薛定谔径向方程解析解的求解方法.对势函数为Vr)=α1r8α2r3+α3r2+β3r-1β2r-3β1r-4的径向薛定谔方程存在解析解的条件以及精确的解析解进行了研究. 根据量子系统波函数必须满足单值、有界和连续的标准条件,首先求出径向坐标r→∞以及r→0时的渐近解,然后采用非正则奇点邻域附近的波函数级数解法与求得的渐近解相结合,通过幂级数系数比较法得到径向薛定谔方程在势函数系数紧密耦合条件下的一系列定态波函数解析解以及相应的能级结构,并作适当讨论与结论. 关键词: 级数解法 幂势函数 径向波函数 渐近解  相似文献   
970.
The features of nuclear stopping power and multi-hadron production systematically are studied by making an analysis of rapidity distributions of pion and proton at AGS, SPS and RHIC in this work. It is found that nuclear stopping power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project rapidity y p at AGS and SPS, but that is not liner at RHIC. It is argued that the average rapidity loss is saturated at central rapidity region at RHIC. For pion distribu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hase space of pion distribution distributes uniformly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a linear relationship of 〈βγL with log√s is given at AGS and SPS. Non-uniform flow model may explain the features of the distribution at AGS and SPS, but may not explain those of at RHIC. Supported by the Excellent Youth Foundation of Hubei Scientific Committee (Grant No. 2006ABB036), the Educational Commission of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Grant No. Z20081302), 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Grant No. 2003C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