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9篇
  免费   1247篇
  国内免费   3295篇
化学   6504篇
晶体学   389篇
力学   490篇
综合类   131篇
数学   2775篇
物理学   237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949篇
  2012年   836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CrystalStructureandSpectrumPropertiesofaManganeseComplexwithSchiffBaseLigand,Mn(bzacen)(pyrimidine)(NCS)¥FengYun-Long;LiuShi-...  相似文献   
112.
用TEM研究了(NR SBR)/PE共混体系经动、静态硫化后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未硫化和静态硫化体系的形态结构与其组成有关,均以含量大的组份为连续相;对动态硫化体系,当(NR=SBR)/PE<70/30时,均以PE为连续相,其性能主要依赖于构成连续相组份的性质。 动态硫化体系的T_g值低于静态体系,随PE组份含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静态硫化体系的T_g值则随PE含量增加向高温方向迁移。用DSC测得动态硫化体系的结晶度比静态体系的大。前者的应力-应变性能也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3.
不同方法掺杂Au对纳米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紫外辐照法制备了掺杂不同Au含量的α-Fe2O3纳米粉体,并制作了旁热式厚膜型气敏元件.用XRD、TG-DTA和TEM技术对纳米晶的晶型、晶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方法、Au含量及焙烧温度对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掺杂适量Au后,都使α-Fe2O3的气敏性有了显著提高,其中采用共沉淀法,在400℃焙烧的Au质量分数为1.5%的α-Fe2O3的气敏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4.
The reaction of W(CO)6 with pyOSNa (C5-H4NOSNa) and Et4NCl in MeCN affords a new tungsten(0) complex [Et4N][W(pyS)(CO)4] 1 (Mr.= 536.29).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ystem,space group P212121 with a = 8.2429(5),b = 9.1045(4),c =26.8851(14) (A),β = 90.00°,V= 2017.66(18) (A)3,Z = 4,Dc.= 1.765 g/cm3,μ = 58.51 cm-1,F(000) =1048,the final R = 0.0204 and wR = 0.0400 for 4432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X-ray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olecule is acentric and has large first-order hyperpolarizability (7.2 × 10-30 esu),so it could be an IR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candidate material.  相似文献   
115.
长余辉发光玻璃SrAl2O4∶Dy, Eu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低熔点破璃中掺杂一定量的长余辉发光粉制备了性能优良的长余辉发光玻璃。在保证发光玻璃均匀透明的基础上,发光性能随发光粉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尽量降低假烧温度和减少保温时间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光性能,在还原气氛制备的发光玻璃性能优于在空气中制备的。煅烧工艺对发光玻璃的微观结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A one-dimensional chain coordination polymer [Co(Ⅱ)(C6H5CH=CHCOOH)2(4,4'-bipy)(H2O)5]n has been synthesized with cinnamylic acid, 4,4'-bipy and cobaltous chloride as raw materials. Crystal data for this complex: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 - 1.1481(3), b =1.1230(2), c = 1.1759(3) nm, β = 97.054(4)°, V = 1.5046(6) nm3, Mr= 617.50, Dc = 1.363 g/cm3, Z= 2, μ(MoKα) = 0.627 mm-1, F(000) = 646, S = 1.062, R 0.0443 and wR = 0.1178.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wo neighboring cobalt(Ⅱ) ions are linked together by one 4,4'-bipy, and the whole complex molecule adopt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Each cobalt(Ⅱ)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4,4'-bipy molecules and four oxygen atoms from four water molecules, giving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crys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17.
将钛酸四丁酯和硬脂酸在熔融状态下混合均匀后置于冷水浴中,使其凝固成凝胶,通过控制烧结过程中氧气的含量,成功地制备出粒度均匀、介电性能好的纳米晶TiO2.通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表面光电压谱对纳米晶TiO2表面状态的分析发现,材料表面存在大量的氧空位缺陷,暴露在粒子表面上的主要是一些金属Ti4+.纳米材料的这种表面状态对其极化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其在接近静态条件下的低频介电常数远大于常规材料的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118.
水相湿法改性纳米碳酸钙表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特定的表面改性剂在水相中对纳米碳酸钙的悬浮液进行了湿法改性。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证明,改性剂与碳酸钙之间以化学键结合;沉降体积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说明改性粒子在液体石蜡中的润湿性和疏水性得到了提高;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改性粒子在液体石蜡中有更好的分散性;体系粘度实验表明改性粒子与液体石蜡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配体:10-乙基-3-甲酰吩噻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HL)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采用了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并应用紫外、荧光和Z-扫描技术,测定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最佳发射波长(λmaxem)、荧光量子产率(Φf)、寿命(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在DMF溶液中都能发射出较强的橄榄色荧光,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都有双光子吸收,并且金属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比配体明显增强。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RHF/PM3)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20.
李华  杨翌秋 《分析化学》1995,23(1):25-28
本文讨论了29个不对称色酸双偶氮膦酸型显色剂的分子联接性指数,并将其与结构选择性因子相结合,用于偶氮类剂结构与铈显色反应灵敏度的相关性研究,讨论了显色剂结构对显色反应灵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