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140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298篇
物理学   1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研究了分属不同蒴齿类型的23种藓类植物的红外光谱.通过比较光谱特征典型的5个代表藓种间红外光谱图的差异,确定了1 790~1 330 cm-1,1 200~960 cm-1,895~830 cm-1和725~655cm-1四个光谱特征区间.23种藓类植物在该四个特征区间的光谱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结合分级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能很好地区分出五大藓类植物类型:泥炭藓类、线齿类、顶蒴单齿类、顶蒴双齿类、侧蒴双齿类,与以蒴齿结构作为最基本特征的传统藓纲分类系统相一致.因此,FTIR光谱结合多元分析方法可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运用于苔藓植物系统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592.
柠檬香茅含有大量的香茅精油,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其茎、叶的精油含量却相差悬殊。 为探索柠檬香茅精油代谢相关的蛋白途径,本文对柠檬香茅旗叶、成熟叶及茎秆等材料进行精油含量、总蛋白含量测定及双向凝胶电泳(2-DE)表达谱分析,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2-DE电泳中差异蛋白斑点的丰度、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旗叶和茎秆上调表达的蛋白质斑点的聚类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敏感,成熟叶上调表达蛋白质斑点对于丰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预测了精油代谢功能相关的蛋白质斑点15个,挖取预测蛋白质斑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成功鉴定了9个蛋白质。 本研究为柠檬香茅精油的蛋白代谢途径提供新的基础信息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93.
为了填补直液式走珠笔墨迹种类区分的空白,试验对市面上常见的29种直液式走珠笔墨迹样品进行了400~1 000nm光谱区间的超光谱成像,将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简单的平滑预处理后,按照其光谱走势进行了初步的鉴别分类,采用SPSS.25分析软件中的沃尔德系统聚类分析法进一步分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按照650~1 000nm光谱区间曲线上升趋势的差异,可将29个墨迹样品分为第Ⅰ大类和第Ⅱ大类,根据系统聚类分析的树状图和按集中计划表绘制的散点图能够进一步将这29种墨迹样品分为8小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提取Ⅰ、Ⅱ大类光谱数据中7个和4个主成分,其中,前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了87%,97%,用其绘制主成分得分图,结果显示8个小类中的样品均能聚在一起,表明系统聚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94.
论文在分析推荐输入瓶颈问题的基础上,借助社区思想实现了显式评分输入的用户聚类,解决了评分矩阵稀疏的问题;借助用户兴趣度的定义,实现了隐式浏览输入的用户聚类,解决了用户兴趣度不易获取的问题.论文的研究立足于推荐系统的输入,通过聚类分析,为推荐算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5.
马氏距离聚类分析中协方差矩阵估算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了变量权重和样本类别的影响,建立了马氏距离聚类过程中评估协方差矩阵的迭代法。以Fisher的iris数据为样本,运用欧氏距离一般聚类、主成分聚类、改进前后的马氏距离聚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准确率至少提高了6.63%。最后,运用该方法对35个国家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各国的卫生保健状况等级。  相似文献   
596.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黄瓜褐斑病早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黄瓜叶片进行褐斑病菌还未在叶片表面形成症状时病害的早期检测,确定了1 735,1 545和1 240 cm-1三个识别黄瓜褐斑病的敏感谱带,结合敏感谱带的峰面积值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把正常黄瓜叶片和褐斑病叶片区分开来.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鉴别病害黄瓜叶片方面具有方便、快速等优点,可以在病症还未表现时进行检测,为病害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7.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不同倍性(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罗汉果叶片的红外光谱,以不同波数段上的吸光度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罗汉果的倍性差别及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罗汉果在倍性与亲缘遗传上表现出:倍性差别越大,在主成分三维排序图中的相对位置和聚类图中的遗传距离均越远,呈现出2×<3×<4...  相似文献   
598.
应用FTIR-ATR光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核盘菌、瓜果腐霉菌和辣椒疫霉菌等重要的土传致病真菌进行鉴别.对测得的FTIR光谱进行了归一化和二阶求导处理,选择了适合于真菌分类识别的14个光谱特征波段.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判别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不同菌株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不同菌种间识别准确率达到100%,而镰刀菌种内不同菌株间识别准确率为95.56%,说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分类识别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599.
为分析拉萨方言语音差异性,通过采集语音样本,获取其语音特征向量,并将特征向量代入AP聚类算法,结果认为拉萨方言语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可将覆盖率较高聚类簇作为拉萨藏语方言规范语音.运用现代科学定量研究藏语方言语音特征,以较高能量的语音帧作为语音特征量,帧能量比作为语音特征片段的起止点,数据选取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数据代入传统的AP聚类算法,进而分析程序的运算结果,实验过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00.
建立了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在线水解甲基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分析了20余种常用食用油与非正常食用油样品。将1μL(3 mg/mL)油脂样品与2μL衍生化试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25%甲醇溶液)加入裂解器,在350℃下,油脂加水分解瞬间衍生化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基于气相色谱图上分离鉴定到的10个共有峰的相对强度,建立了食用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即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合格食用油和非正常食用油样品的色谱图进行了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可以较好的区分合格食用油与非正常食用油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