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419篇
化学   1030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7篇
综合类   101篇
数学   708篇
物理学   67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乙基、丙基、丁基、苯基和苄基卤化镁等Grignard试剂与具有三个亲电中心的α-肉桂酰基环二硫缩烯酮类化合物2反应,加成反应发生在2中与芳基相邻的碳原子上,生成共轭加成产物3,反应具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942.
遗传算法用于变量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遗传算法的优越搜索寻优特性,结合有序Gram-Schmidt正文化及PLS算法可得到预报能力较强的模型,即PRESS(预报残差平方和)值较低的模型.该法可用于处理构效关系及人发微量元素与性别关系问题,并与正交递归选择法及逐步回归正向选择法进行比较,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3.
In/HZSM—5催化剂CH4选择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晓东  马磊 《催化学报》1999,20(3):202-204
用浸渍法制备的In/HZSM-5催化剂在甲烷还原一氧化氮反应中显示了很高的活性,500℃时,氧化氮的转化率可达100%。过量氧气的存在并没有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可能与In/HZSM-5催化剂上甲烷选择还原一氧化氮的反应机理有关。随着反应气体空速的增大,氧化氮的转化率缓慢下降,同时,甲烷的转化率也缓慢下降。这说明还原剂甲烷的适度活化在本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44.
有机锡化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高选择性硫氰酸根离子电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硫氰化银与硫化银作膜活性物质的固态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由于受卤素离子如Cl-、Br-和I-干扰很大而限制了应用.以钴(Ⅲ)卟啉或维生素B12衍生物为载体的电极对SCN-有较高的选择性[1,2],使SCN-选择电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5.
萘氧乙酸(NOA)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NOA在β-环糊精(β-CD)保护下的室温磷光(RTP)性质[1]和荧光性质[2]研究已有报道,但无保护性介质存在下的RTP性质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丹磺酰氯及其衍生物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NP-RTP)...  相似文献   
946.
本文以8个不同结构的饱和漆酚冠醚(1~8)为传感活性物质,研制了10种铊(Ⅰ)离子选择电极,综合性能最好的为1号和4号两个电极。它们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4×10-7~5×10-1和8×10-7~1×10-1mol/L TINO3,检测下限分别为1×10-7和6.5×10-7mol/L TINO3,对钾离子的选择优于文献报道的其它冠醚铊(Ⅰ)离子电极。  相似文献   
947.
在本文内,局部凸Hausdorff空间中凝聚选择映象极大元的两个存在性定理被证明,推广Mehta的最近结果.其中一个定理肯定地解答了Mehta提出的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8.
根据锂的萃取化学,以1-(苯基偶氮)萘酚-2(ST-I)及氧化三辛基膦(TOPO)为载体和协萃剂制备了PVC膜锂离子选择性电极.考察了增塑剂等因素对电极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膜组成进行优化.以含4.5mgST-I,9.0mgTOPO及180mg磷酸三丁酯的膜制备的电极在pH8.5的tris缓冲底液中对锂呈线性电位响应,斜率为51.7mV/pC,线性范围为2.0×10-5~1.0×10-1mol/L,检测下限为4.0×10-6mol/L.电极用于碳酸锂片剂中锂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9.
Co/γ—Al2O3催化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反应性能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百军  熊国兴 《分子催化》1999,13(6):424-428
研究了γ-Al2O3负载的Co/γ-Al2O3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反应。反应结果表明,以CoCl2作为前驱物的Co/γ-Al2O3催化剂的选择性要高于以Co(NO3)2作为前驱物的Co/γ-Al2O3催化剂,而活性则正好相反。当钴的负载量小于9%时,随着钴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之增加,当钴的负载量大于9%时,随着钴负载量的增加,Co/γ-Al2O3催化剂的活性略有增加,而生成肉桂  相似文献   
950.
双冠醚PVC膜钾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imura等报道了双冠醚,庚二酸二-[3,4-(1’,4’,7’,10’,13’-五氧杂环十五-2-烯)骈苄酯](简称双冠醚A),并用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活性物质。朱春生等最近报道了双冠醚B的合成。本文研究了上述两种双冠醚作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并与目前以二叔丁基二苯骈-30-冠-10为电活性物质的PVC商品钾电极作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双冠醚钾电极在测量范围,对Na~+,NH_4~+等离子的选择性系数,pH范围等方面均优于商品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