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化学   495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21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3078篇
物理学   104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成金德 《物理实验》2004,24(12):25-27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以能量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解题切入点.为此,在历年高考中,能量这条主线总是被命题者所青睐和重视,经常会出现有关能量变化的妙题.解决这类问题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2.
判断水银柱移动方向可采用“压强变化法”,即先分析引起压强变化的原因,根据有关的定律,进而判断液柱的移动方向.由压强变化导致液柱移动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1)气体的温度变化;2)水银柱系统位置变化;3)系统作变速运动;4)添、减水银.  相似文献   
43.
字正华  石庚辰 《物理实验》2004,24(8):12-14,18
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分析及支持向量机的超音速目标识别方法 .通过 5 .5 6mm ,7.6 2mm和 12 .7mm三种枪弹试验获取信号 ,用小波包分解激波信号 ,统计每个频带的能量特征 ,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训练测试样本 ,获得了很好的分类效果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超音速飞行体产生的激波信号来识别目标是可行的 .  相似文献   
44.
周峰 《物理实验》2004,24(10):46-47
由于审题不清,而错误地选用平衡条件,导致解题失败,是一类较为常见的问题,下面通过实例来分析。  相似文献   
45.
魏嵋 《物理实验》2004,24(6):20-21
有些题目,题给信息模糊,条件隐蔽或不足,从表面看无从下手,按常规思维又很难直接求解.面对这样的问题,根据题意转换思维,科学假设,合理虚拟一些条件、状态、情景、过程和模型等,进而使问题便于求解的方法就叫虚拟法.下面就妙用“虚拟法”求解实际物理问题,举例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46.
解题后的反思包括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即这个解法是否唯一 ,是否合理、简捷 ,运用的知识 (定理、法则、概念等 )是否无误 ;对命题条件和结论的反思 ,即回顾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涉及到哪些技巧 ,哪些规律性的东西 ,哪些知识得到深化 ,知识应用中的哪些是再创造的 ,及哪些思想方法得到训练、哪些能力得到提高等 .在高三复习中重视反思 ,可以使学生在有限问题的研究中获得智力上的发展 ,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得到训练 ,并能克服高三复习中“题海战术”的盲目性 .一、对条件的反思教材和习题中有许多很典型且极具教学价值的题目…  相似文献   
47.
"超预期思路"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价值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这一建设性方向的首要表征在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而一种教育理念从理论宣言的层面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不起眼的教学细节往往正是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绝好素材 ,但它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对待学生数学解题活动中的“超预期思路” ,即属于这样一种情况 .为使其潜在的教学价值得到有效的张扬 ,本文旨在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作些探讨和分析 .1 “预期思路”与“超预期思路”就一般的解题教学而言 ,教师总是先由自己的解题活动达到对问题…  相似文献   
48.
分类讨论思想是全国各地中考中考查的重要数学思想之一 ,应做到分类有据 ,不重不漏 .因此 ,必须抓住问题的个性特征 ,因题而异 ,灵活处理 .例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A(2 ,- 2 ) ,请在纵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 ,求出点P的坐标 .图 1析解 :(如图 1 )应注意到此等腰三角形有一条边OA是固定的 ,解题的入手点正在于此 .因OA非腰即底 ,故可做如下讨论 :(1 )OA为底时 ,P为OA的中垂线与纵轴的交点P1 ,可得P1 (0 ,- 2 )(2 )OA为腰时 ,又分为两种情况 :Ⅰ .O为顶点时 ,以O为圆心 ,OA为半径作圆交纵轴于P2 、P3 可得 :P2 …  相似文献   
49.
用定比分点解题的常见类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定比分点定义中 ,P1 ,P ,P2 是数轴上三点 ,其坐标分别为x1 ,x ,x2 则P分P1 P2 之比λ =P1 PPP2 =x -x1 x2 -x,当P内分P1 P2 时 ,λ>0 ;当P外分P1 P2 时 ,λ<0且λ≠- 1 ;当P与P1 P2 的左端点P1 重合时 ,λ =0时 ;当P与P1 P2 的右端点P2重合时 ,λ→∞ ,或者说λ不存在 .对于以上几种情况 ,反之也成立 .我们正是利用理论中的可逆性来合理的求解某些数学问题 .下面举几例予以说明 .1 比较数或式值的大小例 1 已知a>0 ,b>0 ,0 相似文献   
50.
立体几何与平面解析几何的交汇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湖北高考第(19)题是一道向量题,这道题其实是一道很基本的题目,但得分率很低,对这道题目进行分析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