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1篇
  免费   1369篇
  国内免费   2471篇
化学   3255篇
晶体学   152篇
力学   557篇
综合类   214篇
数学   1557篇
物理学   298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层层自组装制备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胆碱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经混酸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铂(Pt)电极,在此基础上固定(PAA/PVS)3复合膜,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高分子聚电解质PDDA与胆碱氧化酶交替组装在已修饰的电极上,构建了电流型胆碱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MWCNTs的引入使电极对H2O2的催化电流明显增大,制成的酶电极可以有效控制酶量的使用,酶膜组装层数为8时最优,对胆碱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7~1×10-4mol/L;灵敏度为12.53μA/mmol;响应时间为7.60s;检出限为2×10-7mol/L(S/N=3)。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30d时的响应电流值仍保持最初的89.5%。3次平行实验的RSD为3.64%。  相似文献   
992.
链状Silicalite-1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合成体系中, 加入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DDA)自组装合成链状的Silicalite-1分子筛材料, 考察了PDDA的加入对产物的影响, 并对其进行了XRD和SEM表征.  相似文献   
993.
自组装共混制备PEG化基因载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含PEG链段的两亲聚合物的自组装共混, 制备了基于疏水作用力的新型PEG化非病毒基因载体. 分别选用胆固醇-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作为共混改性剂, 研究两亲聚合物的种类对组装体在生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基因转染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疏水驱动力的大小是获得稳定的PEG化基因超分子组装体的关键. 通过对两亲聚合物中疏水链段的选择调控, 可制备稳定的PEG化基因超分子组装体, 提高基因传递体系在生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基因转染效率. 通过自组装共混, 为新型PEG化基因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4.
Zirconia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via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out any additives.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1 such as the precursor preparation condi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time of nanocrystallite in autoclave on the properties of as-prepared produc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tetragonal zirconia varied with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I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KOH solution in precursor producing process and reduc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crystallization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ticle size and morphology were also affected by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 self-assembled spindle- like aggregates were observed in present works.  相似文献   
995.
本实验系统研究了纳米级核壳催化剂由合成气经费托合成路线一步法直接制备液化石油气。通过采用共沉淀法、改性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相结合的方法将Cu纳米颗粒浸渍在介孔二氧化硅壳包覆的FeMg催化剂上,所制备的Cu/FeMg@SiO2纳米核壳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技术进行分析,如XRD、TEM、N2吸附-脱附、H2-TPR,XPS和CO2-TPD等。Cu/FeMg@SiO2纳米核壳催化剂在液化石油气合成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CO转化率(96.6%)和较低CO2选择性(21.9%),其中,液化石油气的选择性到达37.9%。反应结果表明,SiO2壳层抑制了CH4的形成,有助于增加长链产物。同时,高的CO转化率归因于Cu/FeMg@SiO2上活性金属Cu元素在SiO2壳上的高分散,进一步促进了烯烃加氢和C5+烃类产物的裂解。本实验中所提出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多肽纳米药物由于具有易于设计改造、良好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和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等优势,在生物医学与肿瘤诊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利用肿瘤微环境原位构建多肽纳米材料的策略已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多肽纳米材料通过不同的刺激响应(pH、酶和氧化还原等)实现体内自组装,从而对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产生的积极效果.重点阐述了不同的刺激响应型自组装多肽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如对于药物递送系统中的药物富集、渗透和内吞等过程的增强作用,同时简单介绍了其在生物成像上的应用,最后对体内自组装多肽纳米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是电解水制氢的重要半电池反应。然而,OER的缓慢动力学仍需研究高效的电催化剂。在非贵金属催化剂中,NiFe基材料是OER催化剂研究热点。本文通过食人鱼溶液简单一步浸渍刻蚀法将不同Fe含量的泡沫NiFe合金进行氧化,制备了表面具有纳米片形貌的NiFeOOH自支撑电催化剂,并深入研究其电催化析氧性能。通过SEM、XRD、XPS等对电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表征,证实了三维多孔基底上NiFeOOH纳米片结构的形成。由于高价镍、铁物种的存在以及二维纳米片结构的生成,NiFeOOH/NF的析氧性能大幅度提高,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仅155.68 mV,Tafel斜率为 88.2 mV?dec-1。这为研制高效、耐用的自支撑非贵金属电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CHEN  Yuan-Li 《中国化学》2008,26(7):1323-1326
在低胶体浓度条件下合成了单手螺旋二氧化硅纳米管,该纳米管可以吸收水及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999.
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可以通过一步法来合成的具有高度支化结构的体型大分子.经过二十年的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以及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已经迅速成为一类重要的和具有广阔应用潜力的高分子材料.本文从单体类型的角度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发展历程,主要涉及ABx型,AB*型,A2 B3型以及潜在ABx型单体(包括开环聚合和偶合单体法)等,同时论述了各制备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  相似文献   
1000.
有序中孔炭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湿含浸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超级电容器有序中孔炭材料,同时采用Al-SBA-15为模板剂制得具有六方排列的空心炭管CMK-5.所制得的有序中孔炭的BET比表面积随糠醇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mA·cm-2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各中孔炭材料比电容的大小顺序与其BET比表面积的大小顺序相一致.在所有样品中AlSC-0.8由于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其比电容最大,达87.8F·g-1.倍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具有CMK-3结构的SC-2.0的倍率性能最好,在50mA·cm-2的放电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电容接近AlSC-0.8有序中孔炭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