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化学   12篇
数学   122篇
物理学   3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A版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复习参考题B组第3题是:已知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A,B两点,O是抛物线的顶点,且OB⊥OA,OD⊥AB,垂足为D,D的坐标为(2,1),求p的值.  相似文献   
10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03.
本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2—1)数学》(北师大版)第三章1.1节.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感受椭圆刻画现实世界和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模型的过程,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的推导及步骤、标准方程中a、b、c的代数意义、标准方程.对椭圆定义与轨迹的研究和圆的定义与轨迹相呼应,通过探究,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历程,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其中辨析思维是数学能力之一,那么展开怎样的思路、运用怎样的思想方法,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呢?这些问题值得每位教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同时,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意在创造有利条件,在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6.
《数学通讯》2005,(3):29-31
  相似文献   
107.
继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课标》中许多地方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为学生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对于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结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谈谈教材中是如何理解和贯彻《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和精神的.  相似文献   
10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力求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指出“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上述理念,不仅要在新课教学中体现,而且在高三复习课中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  相似文献   
109.
肖燕 《数学通讯》2009,(10):9-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不仅带来了新的内容、新的目标体系、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给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思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是笔者在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后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110.
林克涌 《数学通报》2007,46(12):28-2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可见,数学文化已逐渐从理念走进数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数学文化,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