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8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591篇
化学   1529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660篇
综合类   244篇
数学   1719篇
物理学   375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4,(3):408-415
如何对多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是试验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试验设计中用于多指标综合评分的排队评分法、公式评分法和回归评分法,并着重介绍了这三种方法中最具优越性的回归评分法。回归评分法兼具前两种方法的优点且克服了它们的不足,然而在实际中却应用很少。本文分析了现有回归评分法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评判回归评分公式优劣的三个标准,同时对回归评分法的步骤做了改进。最后用一个实例对改进的回归评分法做了介绍和验证。  相似文献   
942.
手持/便携式激光拉曼测试装置中探头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手持/便携式角度出发,采用双光纤光路设计了激光拉曼测试装置中的探头,并确定关键器件性能、型号及尺寸.利用Zemax软件进行光学模拟仿真,得到入射光路的工作焦距为13.5mm,像方数值孔径为0.23;收集光路的像面焦距为13.46mm,数值孔径为0.235.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机械设计,TracePro软件进行探头整体光路模拟,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加工和3D打印两种方式制作得到整体尺寸为50mm×33.5mm×17mm的探头.用设计的拉曼探头对酒精样品进行了测试,测得酒精拉曼光谱与商用产品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且在200~300cm~(-1)波数范围内有更好的信号表现.对K粉及冰毒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拉曼探头的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43.
针对教材中“焰色反应”实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焰色反应”原理及条件的分析,进行了4大实验创新设计,获得异彩纷呈的实验现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对化学的热爱。本课的创新改进实现了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充分发掘了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让课堂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944.
以学科理解为基础,注重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创新实验设计,使学生在探究暖贴发热原理和钢铁腐蚀原理的过程中获得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知识,拓展认知结构,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45.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8,39(9):41-47
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学科的本质及价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结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和“素养为本”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等重大变化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946.
周正祥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8,39(23):25-30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以化学史实为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证据及建构并评价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证据与模型建构及演变之间的关系,认识模型在物质结构理论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性特征。该教学设计在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上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47.
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 MFA技术对一系列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3D-QSAR)关系研究,所得模型结果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90,非交互验证系数(r2)为0.890,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r2pred)为0.878,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6个Ra基团和3个Rb基团,进而设计出12个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型喹诺酮羧酸类化合物。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与蛋白酶的ASP 30、ASP 29和ASN 25位点作用明显,该QSAR的研究结果可为新药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8.
针对实验化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实验化学“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课后反思提高”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以“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为实验案例,通过翻转课堂在学习目标、活动主体与教学流程上的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施,并全面评价了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49.
选取聚乙烯醇滴眼液和维纶纤维为教学素材,对"进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一章进行了全新的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实践。按照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程3个专业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讨论和实验中获取新知,认识到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一般性研究方法,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0.
刘臣 《化学教育》2018,39(5):44-48
高三元素化合物专题复习要关注学生探究意识的提升和解决情境探究问题思维框架的搭建。在元素化合物探究活动设计中,将有关碘及其化合物的物质转化过程和探究反应中"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有机整合,围绕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证活动,搜集证据证实或证伪猜想来展开教学。阐述了探究活动设计的思路与开展方式,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型,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