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化学   220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220篇
物理学   30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为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北京科技大学通过思想建设,项目赋能,推动物理化学实验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实现了物理化学实验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驱动。该实践对传统工科向新工科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2.
为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材料类专业选修课现存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教学改革方向,包括明晰学生的选课目的、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多重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互动和多角度考核方式等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达成情况。本文以柔性材料与器件课程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3个方面的具体改进建议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完善了面向材料类专业选修课的可行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83.
从未来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角度,探讨了光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对创新型光学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以光学为特色的地方高校,为国家培养光学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重点论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特色光学人才的培养,这对地方特色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4.
为了研究非师范生选择跨考化学教育类研究生的动因,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通过对相关跨考学生深度访谈资料的分析,构建了非师范生跨考动因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在外部环境(宣传报道、他者影响、就业竞争)和个体环境(实验体验、实习体验、教学体验)的作用下,一方面产生了职业阻退促使非师范生离开原来专业,另一方面职业认同、自我认知、从业需求促使非师范生选择化学教育类专业,进而产生了非师范生的跨考行为。利用理论模型进行个案分析,将跨考学生分为“内力”驱动型、“外力”驱动型和双驱动型3大类。针对不同类型的跨考学生,进一步探讨相关群体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785.
在新工科建设中,部分工科核心课程的教学面临学生普遍认为下车间是低级工作的想法而导致的学习抵触情绪,以及课程内容抽象性强、知识发散、内容枯燥、工艺陈旧等问题。本文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痛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解决办法,使得该课程总体目标达成度、学生工程意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培养“下得去、上得来、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工科人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86.
为顺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无机材料合成方法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结合本专业光电功能材料研究特色,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多途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多角度融入思政元素,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细化采分点,突出过程性评价。该改革实践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7.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自然界中的科学规律及基本定理,其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这一课程在本科理工科专业普遍开设,但在高职工科专业中开设率并不高,使得高职学生缺乏基础物理知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也对职业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分析这一课程在高职开设率不足的原因尤为重要。同时,探究这一课程在高职工科专业中开设所能取得的预期效果及影响,有利于解决这一课程是否应该在高职开设的问题,改革和完善当前高职课程体系,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88.
今年的4月23日马上就要到了,这是让我听起来都感到振奋和骄傲的日子,我的导师徐叙瑢先生九十华诞。总能忆起1988年第一次见到先生的场景。我大学毕业后第三年决定继续深造,便考取了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所的研究生,成了徐先生的学生。当时先生在天津,我便背着行李去找他。当年先生已66岁,却仍是健硕硬朗,神采奕奕。“做研究生不容易,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啊!”这是导师给我的第一句教诲,在我心里响了很多年。  相似文献   
789.
轻工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轻工业中尚未设置本科专业的制笔行业人才培养问题,在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产业、技术、学科和人才培育基础上,探索实践了交叉强基、科教强新、产教强能的制笔行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持续改进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其他高等院校实施特色行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0.
随着社会发展,对研究生的政治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日益提高。“两相流原理及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两相流动规律,掌握常用两相流动测试方法,践行工匠精神;论文提出了课程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以课程内容发展现状、数值模拟求解结果和两相参数测试方法作为材料建立了案例库,探索了案例库的教学方法。旨在为研究生课程阶段的培养提供参考,以满足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