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数学   206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亮 《中学数学》2015,(4):75-77
在近期进行的一次"相似形"单元练习中,一道选择题的"蹊跷"出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批阅试题后,笔者决定以此题为例题,设计了一次解题教学.通过错因分析,让学生获得此类问题求解时的避错策略,突破试题讲评"就错论错"的困境,放大了"错误"资源的教学效应.现结合这道选择题的教学历程谈一些感悟,希望能给您带来启示.一、原题分析题目: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D,∠C=90°,∠BDA=90°,AB=a,BD=b,CD=c,BC=d,AD=e,则下列等  相似文献   
2.
空间中的角和距离是数学竞赛的考点之一,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解题以通性通法为主.  相似文献   
3.
刘莉 《物理实验》2004,24(11):18-20
高中物理的光学部分主要介绍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并从光的本性出发讨论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高考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总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应该把这一部分分数牢牢地抓住.这一部分知识涉及知识点多,比较琐碎,不好掌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把本章内容做了系统总结,帮助同学们记忆.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上海高考数学卷填空题的最后一题,都有一定的思维要求.2012年的这个题目也同样如此.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5.
康宇 《中学生数学》2012,(17):38-39
2011年浙江省高考(文理)数学试卷中,有以下两道姊妹填空题:1.(文科题)若实数x,y满足x2+y2+xy=1,则x+y的最大值是____.2.(理科题)设x,y为实数,若4x2+y2+xy=1,则2x+y的最大值是____.上述两道高考题,形式稍异,真谛相同.均为在一个二元二次条件等式下,求二元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刘乃志 《中学数学》2012,(18):59-60
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学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很有兴趣,这个知识点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偶尔也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感到比较杂乱,下面我用数字的形式归纳,并举  相似文献   
7.
作为独立题型,填空题大多是计算型(尤其是推理计算型)和概念性质运用型的试题,解答时必须按规则进行切实的计算与合乎逻辑的推演和判断,但填空题要是考点多、解题长度较长、影响结论的因素较多等,那么即使做到了最后一步才出  相似文献   
8.
高三数学复习存在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过程——回归课本.但复习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尽快走近高考,直接进入教辅资料便利化,题海战役正常化的阶段,课本的作用未能得到体现,其重要性远远未能得到重视,殊不知课本是高考试题的"发源地",课本习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依据;课本是高考试题作答的"示范地",课本例题为高考试题的作答提供了标准化的模板;课本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生长地",课本的例、习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及数学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提供了方法及方向.1课本是高考数学复习的最有效资源课本是众多教材编写者智慧的结晶,是每年高  相似文献   
9.
数列     
倪泉 《数学通讯》2015,(Z1):85-88
1.本单元知识点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又由于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着紧密而广泛的联系,可以用来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它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本单元学习重点包括:数列的概念,an与Sn之间的关系,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本单元学习难点包括:递推数列的求解,数列  相似文献   
10.
张宁 《中学数学》2015,(2):79-80
一、前言《中学数学》(下)2014年第8期刊载了王四宝老师的文章《一道联考试题的分析过程与讲评设计》(下称文1),王老师对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试题中的一道填空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以此题为数学活动素材,设计了两个有趣的探究活动,不仅对本题的解答过程分析的一清二楚,而且对本题也做了拓展性的研究.从文1可以看出,王老师通过添加四条辅助线,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