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化学   43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480篇
物理学   3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涉及三角形与一个动点的不等式是一类有趣的几何不等式.在文献[1]中作者曾运用重要的"惯性极矩不等式"证明了下述不等式:对△ABC与平面上任一点P有PA2sinA/2+PB2sinB/2+PC2sinC/2≥3r2,(1)其中r为△ABC的内切圆半径.……  相似文献   
112.
黑洞趣闻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曾指出,星球的大小越接近引力半径,时钟走得越慢.这就是说从一个远离黑洞的观察者看来,黑洞附近强引力场中任何过程的进程都变慢了.  相似文献   
113.
黄廷祝 《计算数学》1996,18(3):309-312
欧氏范数的极小化及其应用黄廷祝(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MINIMIZATIONOFTHEEUCLIDEANNORMSOFMATRICESANDITSAPPLICATIONS¥HuangTing-zhu(Dept.ofAppl.Math.,Univ....  相似文献   
114.
刘天晴 《大学化学》1996,11(2):45-46
本文对“离子氛半径”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1/K只是离子氛在电学上的相当距离,与实际离子氛半径的含义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15.
许跟起 《数学学报》1993,36(3):335-340
在无限维Banach空间x上考虑C_o半群T(t)_t≥o经有界线性算子B扰动后本质谱半径的变化,引入了(B,T(t))的左、右换子的概念.在(B T(t))存在左,右换子的条件下,给出了扰动后半群本质谱半径的估计.  相似文献   
116.
Brown  LS 马美仲 《大学物理》1991,10(11):48-48
本文用氢原子的Bohr半径a0及精细结构常数a 计算实验回旋加速器中给定能量粒子的轨道半径  相似文献   
117.
舒锋 《工科物理》1998,8(1):16-18
对能级寿命的物理意义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并运用半径费、半量子理论近似,采用振荡偶极子模型对能级寿命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与各种文献所用结论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18.
G是一个n阶简单连通图。如果其顶点集V(G)能被k条或更少的点不交的路覆盖,则图Gk-路覆盖的。分别用距离谱半径、距离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Wiener指数和Harary指数得到了图Gk-路覆盖的新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采用全局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微重力条件下温度梯度对分离结晶Bridgman法晶体生长系统的作用规律。同时,在常重力条件下研究了坩埚半径对晶体生长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微重力条件下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加,晶体生长系统内部的流动强度随之增加,且由于晶体生长系统低温区温度不断降低,使得结晶界面位置不断上升;在常重力条件下,重力的作用随着坩埚半径的增加而增强,导致晶体生长系统内部的流动强度增加,最大流函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0.
The influence of the δ and Ф mesons on the surface gravitational redshift of a proto neutron star is investig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theory for the baryon octet: {n, p, A, ∑-, ∑0 ,∑+, , 0}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σ and Ф mesons, the surface gravitational redshift decreases,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mass decreasing from 0.2220 to 0.1937, about 12.7%.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σ and Ф mesons makes the surface gravitational redshift as a function of M/R decrease too, with M and R being the mass and radius of the proto neutron st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