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化学   15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529篇
物理学   1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圣女果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对圣女果内部品质影响至关重要,但基于高光谱成像及介电性质特征的SSC检测技术存在局限性,且目前鲜见圣女果SSC无损检测模型。为实现圣女果SSC的无损检测,提出基于圣女果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的SCC预测模型构建,及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研究,以期解决圣女果内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以圣女果为研究对象,试验样本188个,将其划分为训练集150个和测试集38个,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采集系统获取350~1 000 nm范围内的圣女果表面反射强度,经光谱校正得样本反射率,为增强信噪比,截取481.15~800.03 nm范围内的光谱波段作为有效波段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三种预处理模型,对有效波段进行SG平滑(Savitzky-Golay Smoothing)预处理,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测试集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578 5和0.563 9;在此基础上,对BP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进行改进,寻求BP神经网络最优预测结构,计算输出层与期望值间误差,调整网络结构参数,将隐含层学习率和神经元个数分别设置为0.01和5,建立改进...  相似文献   
72.
采用界面扩张流变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偶联表面活性剂C12-(CH2)2-C12·2Br (Gemini12-2-12)及其与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溴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C12mimBr)复配体系的动态界面张力、扩张流变性质和界面弛豫过程等, 探讨了C12mimBr 对C12mimBr/Gemini12-2-12 混合体系界面性质的影响及C12mimBr 对Gemini12-2-12界面聚集行为影响的机制. 结果表明, 随着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不断引入, 体系界面吸附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 扩张模量和相角明显降低, 界面吸附膜由粘弹性膜转变为近似纯弹性膜; 同时, 界面及其附近的弛豫过程也发生显著变化, 慢弛豫过程消失, 快弛豫过程占主导地位, 且离子液体浓度越高, 快弛豫的贡献越大. 这些界面性质的变化主要归因于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12mimBr参与界面形成及两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竞争吸附的结果. 少量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12mimBr 的加入可以填补疏松的Gemini12-2-12 界面上的空位, 形成混合界面吸附膜. 随着C12mimBr 含量的增加, 嵌入界面的C12mimBr 分子数不断增多, 导致界面上相互缠绕的Gemini12-2-12烷基链“解缠”, 在体相和界面分子扩散交换的过程中“解缠”的Gemini12-2-12分子从界面上解吸回到体相, 与此同时, C12mimBr 分子相对较小的空间位阻及较强的疏水作用促使其优先扩散至界面进而取代Gemini12-2-12分子, 最终界面几乎完全被C12mimBr分子所占据.  相似文献   
73.
研究尺寸分别为100 nm和3μm的一水草酸钙(COM)和二水草酸钙(COD)晶体对带正电荷的蛋白溶菌酶(LSZ)的吸附差异,并与带负电荷的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进行了比较。LSZ在纳米/微米COM和COD晶体上的吸附都很好的拟合了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纳米/微米COM和COD对LSZ的最大吸附量顺序为COD-100 nmCOM-100 nmCOD-3μmCOM-3μm;晶体的比表面积越大,曲率越小,晶体表面所带电荷越负,晶体结晶水越多,均导致LSZ吸附量越大。体系离子强度和p H值亦影响LSZ的吸附。随着Na Cl浓度增加,LSZ的吸附量减小,说明Na+离子能与带正电荷的蛋白LSZ竞争晶体表面的吸附位点,导致晶体表面吸附LSZ的位点减少。晶体对LSZ的最大吸附量都出现在LSZ的等电点附近(p H=10.7);在p H=5~8(生理条件)时,LSZ的吸附量随p H值的增大而增大。本文结果提示,通过减小尿液的p H值或者适当增大尿液的离子强度,可以减小LSZ在尿微晶上的吸附量,有可能达到抑制草酸钙结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基于所构建的城市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直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状态、压力、响应三个准则层面,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生态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基础分析长株潭各城市现状及潜力以及长株潭三市各自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提升长株潭城市生态竞争力,要从加快产业升级和转换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政府考核方式、加大政府财政补贴、落实政府监管职能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一类具有收获率的脉冲Lotka-Volterra竞争合作系统的正概周期解.通过利用重合度理论延拓定理、概周期理论和不等式分析技巧,获得了系统至少存在8个正概周期解的充分条件,推广和改进了早期文献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76.
《光学学报》2015,(4):105-113
2015年3月10日,全球第一条8.5代金属氧化物工艺(IGZO)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在中国电子所属熊猫集团建成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平板显示领域又突破了一项关键工艺技术,填补了我国I GZO量产技术的空白,对于发展我国TFT-LCD高端显示技术,提升显示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研究在竞争条件下过度自信和需求不确定性对库存决策的影响.通过引入一个均值相等且方差缩小的变换来定量刻画决策者的过度自信偏好,得到系统最优订货量关于报童数量和过度自信系数的单调性.进一步,研究需求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证明随机大的需求导致较高的最优订货量.当需求分布为均匀分布时,对割准则序意义下系统最优订货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8.
针对供应链与供应链竞争问题,研究随机需求下多条竞争供应链网络之间的竞争行为。通过定义产品市场链说明供应链网络之间是如何竞争的,在市场需求是随机且产品的品牌有差异的情况下,利用多项式logit模型以及变分不等式的方法,构建了具有随机需求的多条竞争供应链的网络均衡模型.模型很好的刻画了包含多条供应链,且每条供应链具有多个层次的供应链网络之间的竞争行为,研究表明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可以看作是由核心企业所决定的供应链网络之间的竞争.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基于预付费会员制的实际情况,采用Bahncard模型的基本原理,在消费者对未来需求不确定的前提下,应用优化领域的占线理论与竞争分析方法建立了消费者决策模型,解释风险成本和退出或变更会员身份等因素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通过消费者的均衡策略选择,给出了商家通过声誉等活动的自我实施或借助第三方的准入制门槛等活动的条件分析,对促进预付费会员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
一类具有非局部扩散的时滞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的行波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非局部扩散的时滞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δ)/(δ)t u1(x,t)=d1 [(J1*u1)(x,t)-u1(x,t)]+r1u1(x,t)[1 - a1u1(x,t)- b1u1(x,t-Τ1)-c1u2(x,t-Τ2)],(δ)/(δ)tu2(x,t)=d2[(J2*u2)(x,t)-u2(x,t)]+r2u2(x,t)[1 - a2u2(x,t)- b2u2(x,t -Τ3)-c2u1(x,t-Τ4)]行波解的存在性问题.通过利用交叉迭代技巧,我们可以把行波解的存在性转化为寻找一对适当的上下解,这篇文章中的结果推广了已有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