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385篇
化学   703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92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702篇
物理学   144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来用连续加料法,以二元醇-KOH为引发剂合成一组不同组成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醚,并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计和热失重等方法对其本体聚合物,用浊点和表面张力测定的方法对其水溶液,进行系统的表征。  相似文献   
52.
孟祥茹  徐虹  潘彦  侯红卫 《结构化学》2003,22(3):359-362
采用水热法用Ni(NO3)26H2O和异烟酸制备出了一种新的由配合物形成的三维超分子体系—[Ni(C6H4O2N)2(H2O)4],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ī, 所得晶胞参数为: a = 6.9228(4), b = 9.6664(19),c = 6.322(1) , a = 96.86(3), b = 113.33(3), g = 110.35(3)°, V = 347.6(1) 3, Z = 1, Mr = 374.98, Dc = 1.791 g/cm3, F(000) = 194, m = 1.443 mm-1。用1362个可观察的 (I > 2s(I))衍射点,修正123个结构参数, 最终偏离因子R = 0.0444,wR = 0.1271。在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Ni(C6H4O2N)2(H2O)4]中,Ni处于1个稍微拉长的八面体的中心; 各个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OH…O相互连接,形成了无限伸展的具有层状结构的三维超分子体系。 另外,从差热及热重曲线可以看出,该化合物加热到154 ℃时开始分解, 首先失去4个H2O,再失去2个异烟酸根,最后残余物为NiO。  相似文献   
53.
PP/EPO共混体系混容性与结晶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焕  莫志深 《应用化学》1990,7(2):35-39
WAXD方法测定表明PP/EPO共混体系的结晶度随EPO组份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晶胞参数与组份比无关,并计算了第二类晶格畸变。根据PP/EPO的DSC和扭辫实验得出在所有组成下PP/EPO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但在非晶区可能部分相容。  相似文献   
54.
5-羟色胺在碳纤维微电极上的电化学测定及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5 羟色胺在Na2HPO4 KH2PO4(pH6.0)缓冲溶液中,于自制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在此缓冲溶液中5 羟色胺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2V和0.4V。峰电流与5 羟色胺的浓度分别在4.0×10-6~4.0×10-5mol/L和5.0×10-6~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70×10-6mol/L和1.76×10-6mol/L。同时利用多种电化学方法求出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5.
为研制司帕沙星软膏,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用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06nm外测定司帕沙星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0.72%,线性范围15.62-40.14μg/ml。该法简便、准确、快捷。  相似文献   
56.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在乳酸脱氢酶(LDH)酶促体系“丙酮酸盐 + NADH +H+ (?) 乳酸盐 + NAD+”中,通过检测NAD+还原峰电流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不同酶用量、缓冲液pH值以及温度)LDH的活性、酶促体系的米氏常数KmNADH以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并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检测LDH活性的改变,实验考察了3种纳米物质(ZnS,TiO2(R)和TiO2(A))对乳酸脱氢酶酶促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建立盐酸吡哆辛及其制剂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定量分析方法。盐酸吡哆辛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水(体积比为1.2:8.8:990)的混合溶液中,于-0.140V(vs·Ag/AgCl)处出现一良好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盐酸吡哆辛浓度在3.6×10~(-4)~9.6×10~(-4)mol/L范围内与其峰幅值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线性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9.0nmol/L。  相似文献   
58.
59.
王玮  李来明 《应用化学》1994,11(2):89-9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烷基胺氢卤酸盐化合物的相变温度与化合物烷基链链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固-固结构相变的主相变峰温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升高,其逆相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热滞后现象;而熔融相变温度则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降低;实验结果还表明,试样的陈化放置过程以及结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对化合物的热致相变历程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预处理条件对Ni-Ce-P非晶态合金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保宁  闵恩泽  朱永山 《化学学报》1991,49(11):1056-1061
采用真空骤冷技术制备了Ni82Ce0.31P17.7和Ni82P18非晶态合金。通过高压氢气中热处理, 使其粉化。DSC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e使Ni-P非晶态合金晶化温度提高160℃。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氧化温度和氢还原温度对Ni-De-P非晶态合金本乙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并对比了Ni-P和Ni-Ce-P的加氢活性, 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 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使Ni-Ce-P加氢活性显著增加, 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240℃氧化1h, 300℃氢气还原2h; Ni-Ce-P加氢活性是Ni-P加氢活性的3-4倍, 用AES和XPS研究了氧化、还原过程中,Ni-Ce-P表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