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69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04篇
物理学   4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随着水土资源环境日益恶化,监测氨氮量对水土的污染程度也备受关注。为了准确测定铝灰渣浸出液中的氨氮量,实验对振荡方法、振荡时间、固液比、试液过滤方式、纳氏试剂加入量以及测定干扰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以翻转振荡为前处理方式,最佳振荡时间为14 h,固液比为1:10,最佳纳氏试剂加入量为1.0 mL,通过改善过滤方式,降低了空白值。由实验结果可知:在试验范围内,F-对氨氮量的测定不产生干扰;对于浸出液中Cl-、Al3+和Ca2+浓度高的样品,可通过移取稀释液2.00 mL,加入1.0 mL酒石酸钾钠溶液(500 g/L),即可消除其干扰。运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灰渣浸出液中的氨氮量,得到氨氮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39 mg.L-1,RSD(n=6)<5%,回收率在94.7%~105%之间。本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高,且具有较低的检出限,适用于大批量铝灰铝渣等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氨氮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2.
LU Daju  ZHANG Kai  DONG Hang  XU Ming  SU Hua 《应用光学》2019,40(6):1022-1032
研究了相同马赫数、相近雷诺数、不同口径(400 mm和2 000 mm)共形转塔的气动光学效应, 系统地给出了发射方向不同时气动光学效应导致的光束倾斜角和光束质量因子的时间变化特性、统计特性以及时间相关特性。发现多数场景下气动光学效应中平均流场效应占主要部分, 平均流场效应的特征频率由绕流流场的特征频率决定。尺寸效应的研究表明,缩比实验可以有效模拟实际飞行状态下气动光学效应的统计特性, 但无法准确模拟其时间相关特性。开展了前向发射时发射方向的优化选择, 指出发射方向在中轴线上天顶角约为40°时, 气动光学效应导致的波前畸变统计值和涨落值最小, 并且发射光束半径增加会导致平均流场效应快速增加, 但湍流效应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为了探寻更加合理的构型试件来研究纯Ⅰ型裂纹在冲击荷载下的起裂及扩展行为, 提出一种新构型试件, 即双倾斜底边中心裂纹试件(double inclined bottom central cracked, DIBCC)。借助于中低速落锤式冲击实验装置进行冲击实验, 通过应力波来使试件内预制裂纹起裂并扩展, 同时利用应变片测试系统监测裂纹起裂时刻, 并采用AUTODYN有限差分软件对实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最后计算裂纹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利用实验测得的起裂时刻, 确定试件的起裂韧度。结果表明:(1)在反射拉伸波作用下, 预制裂纹两侧会产生垂直于裂纹面向外的位移, 使预制裂纹扩张, 从而使裂纹起裂。(2)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在裂纹扩展路径上具有一致性, 说明本文中提出的DIBCC构型试件有效, 可以用来测试裂纹在冲击载荷下的断裂韧度。  相似文献   
116.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难题,以及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以精品课程为依托,研究构建了有机化学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用问题式学习任务单的方式和组长负责制的分组学习模式,以保证教学质量,旨在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7.
张晓菊 《物理通报》2017,36(9):24-26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以其短而精的特征, 迎合了时代要求, 正逐渐在教育领域兴起. 本文从微 课的概念和特征入手, 结合大学物理的课程特点, 首先分析开展大学物理微课教学必要性, 其次指出微课教学的优 点及可行性, 进而探究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教学思路, 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 最后, 以“ 等倾干 涉”一节为例, 介绍如何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大学物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8.
首先对大学物理传统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了大学物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析 了“ MOOC” 教学理念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进而探讨了如何将“ MOOC” 教学理念融入大学物理教学实践, 实 现线上线下结合, 优势互补, 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9.
朱琛  程敏熙 《物理通报》2017,36(12):51-55
将SOLO评价引入翻转课堂, 致力于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并以电势能和电势为例, 运用SOLO 评价的“ 翻转课堂”形式进行了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研究能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对我校目前开设的以验证性为主的工科大学物理实验项目进行教学设计及实践应用。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方面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讨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