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化学   862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69篇
数学   450篇
物理学   4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中学物理中常遇到与人的内力做功有关的问题,许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对此感到困惑,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解答,笔者就此问题作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2.
文中通过多视角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向学习者渗透了数学思想的辩证性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现代理念下的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73.
<正>下面是一道排列组合的常规题.题目6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至少1本.分析可以分为三类情况:1"2、2、2型"的分配情况,有C_62C_42C_42C_22C_22=90种方法;2"1、2、3型"的分配情况,有C_62=90种方法;2"1、2、3型"的分配情况,有C_61C_51C_52C_32C_33A_33A_33=360种方法;3"1、1、4型"的分配情况,有C_63=360种方法;3"1、1、4型"的分配情况,有C_64A_34A_33=90种方法,所以,一共有90+360+90=540种方法.完成此题后,我们会自然地思考一般情形的解决方法.于是提出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4.
含有机硒的七甲川菁染料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近红外(IR)荧光探针, 能在生理条件下高灵敏、高选择性地监控过氧化氮. 本文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和PET机理.结果表明, 在激发态, 荧光母体发生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到最低非占有分子轨道(LUMO)的电子跃迁, 识别基团上的HOMO轨道能级提高到荧光母体的单电子占据的HOMO轨道能级之上, 并向其转移一个电子, 使激发态电子回落过程受阻而导致荧光部分淬灭. 硒被氧化后, 识别基团上的HOMO轨道能级降低, PET过程被阻断, 荧光发射恢复. 研究进一步证明, PET效应来自于识别基团上苯胺N原子的p电子, 它的电子转移能力受到其对位苯硒基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产生了荧光信号的“开-关”作用.  相似文献   
75.
76.
对七水合三氯化铈-碘化钠(CeCl3·7H2O-NaI)化邻氨基苯硫酚、对氯邻氨基苯硫酚、间氨基苯硫酚、对氨基苯硫酚和对甲基苯硫酚与α,β-不饱和酮(1a~1o)的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eCl3·7H2O-NaI-SiO2复合催化剂能有效催化邻氨基苯硫酚及对氯邻氨基苯硫酚与α,β-不饱和酮(1a~1o)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即n(CeCl3·7H2O)∶n(NaI)∶n(α,β-不饱和酮)=1∶2∶2,m(CeCl3·7H2O)∶m(SiO2)=1∶1.6,三氯甲烷作溶剂,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2 h,反应可达到中等产率(43.1%~58.8%).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基本稳定.此外,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77.
亮点介绍     
《有机化学》2014,(1):230-232
银催化γ-氨基酮与炔烃[5+2]环加成反应合成Azepine衍生物Angew.Chem.Int.Ed.2013,52,10805~10858环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重要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原子经济性和高的合成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各类环状化合物.尽管环加成反应目前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尤其在合成七元及七元以上环状化合物方面,所报道的方法不多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是在合成七元及七元以上环状化合物过程中,存在不利的熵/  相似文献   
78.
李媛 《中学数学》2015,(4):57-58
一、写在前面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需要预设学生的已知与未知.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教学就更具有针对性.而教学过程并不是平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对话、实践创造、随机生成与资源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利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再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作为教  相似文献   
79.
在pH 2.0~3.0的B-R缓冲介质中,对乙酰基偶氮羧(p-ACA)与铈(Ⅲ)生成蓝色配合物,其吸收峰在727nm处,而显色剂本身吸收峰在577nm处,对比度达150mm。在此显色体系中加入人血清白蛋白(HSA)时,发生消光反应,呈现在波长727nm处吸光度的减弱。试验表明:HSA的质量浓度在10~120mg·L-1范围内与相应的吸光度减弱程度(ΔA)之间呈线性关系。显色体系对HSA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5.14×105L·mol-1·cm-1。加入TX-100使该体系的灵敏度提高45%。应用上述方法测定了3份人血清样品中HSA的含量,测定值与考马斯亮蓝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0.
以硝酸银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以无机和有机还原剂,制备了不同形貌的银粉颗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形貌与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还原体系对银粉颗粒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七水合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时,银颗粒形貌由铁离子浓度控制,在高浓度,低反应速度条件下可得到花状银颗粒。随着体系浓度的下降,表面由粗糙花状变为光滑球状,导电性能并随之升高。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硫酸根为保护剂时,硫酸根浓度对银粉形貌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硫酸根浓度的增加,银颗粒由球形变为枝片状。导电性能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