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2篇
  免费   1070篇
  国内免费   408篇
化学   1051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733篇
综合类   179篇
数学   626篇
物理学   49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基于自相关函数的非平面表面粗糙度的图像纹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相关函数对不同加工工艺形成的非平面工件表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自相关函数及其扩展度参数与图像纹理特性的关系,构建了实验装置,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实验所得的激光散斑图像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自相关函数及其扩展测度参数随表面粗糙度的变化曲线。为研究非平面工件的粗糙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频域干涉测量中脉冲延迟时间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超短激光脉冲频域干涉技术的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实验中,束一束间的延迟时间对瞬态特性的测量至关重要。利用两束脉冲频谱干涉条纹宽度与脉冲相对延迟时间成反比关系这一特性,阐述了通过对脉冲频谱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在干涉条纹傅里叶变换面(时间域)上测量脉冲延迟时间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测量误差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通过傅里叶变换的方式,在频谱干涉图的时间域上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两束脉冲间的相对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993.
基于特征点自动匹配的图像拼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自动匹配的图像拼接算法,采用改进的Harris算子提取特征点,保证了提取的效率和精度,根据互相关的双向匹配实现对应特征点的自动匹配,从而建立参考图像与当前图像的对应点对,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得到图像间的全局变换参数,实现图像的拼接。  相似文献   
994.
一种用硬件实现的Bayer格式图像恢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双线性Bayer彩色图像恢复算法恢复效果不理想,边界部分不明显,局部图像有团块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实现的Bayer图像快速插值算法。采用梯度算法对Bayer格式图像绿色通道进行恢复,根据像素点所属的颜色组对蓝色通道进行恢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双线性法有更好的峰值信噪比(PSNR)值,RGB 3个通道的PSNR值均比双线性法高5 dB以上,而且算法消耗时间比双线性法少,恢复的图像视觉效果更好。实验处理一幅512×512的全彩图像仅需要9.3 ms,完全可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因此,本文算法在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基于衍射光学元件的红外弱目标探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非制冷焦平面阵列(FPA)探测器性能参数以及所需探测红外弱目标的大小与探测距离,计算并设置了系统参数,设计并研制了与之相匹配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实现了对红外弱目标的探测。该红外光学系统基于6°×6°视场角,采用像方远心光路来实现。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衍射非球面设计的由两片Ge镜片组成的红外弱目标探测光学系统具有重量轻、系统能量传输效率高和像质优良的优势。与三片球面Ge-AMTIR1-Ge红外光学系统相比,系统质量轻25%,能量传输效率高7%;与常规非球面Ge-Ge透镜系统相比,像质改善50%。比较结果显示,可见衍射非球面光学元件在红外弱目标探测系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最有吸引力的领域。在嵌入式视频图像处理系统中,图像增强后的效果和图像增强的实时性是决定算法优劣的两个关键问题。而恰当的图像增强算法和高效硬件平台的合理搭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研究多种实时图像增强算法基础上,本文在matlab平台上对三种典型的增强算法进行算法仿真,即直方图均衡增强算法、基于照度-反射模型的同态滤波增强算法、基于小波变换增强算法。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算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其最佳的应用场景和最高效的硬件实现平台,以期从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时图像增强算法的应用指导规则。  相似文献   
997.
应用角点匹配实现目标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点特征是图像的一个重要局部特征,因其具有计算量小、匹配简单以及旋转、平移、缩放不变的性质,而在图像配准与匹配、目标识别、运动分析、目标跟踪等应用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角点特征的向量匹配方法,该方法利用Harris算子检测出目标角点,通过角点的矩特征形成目标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对序列图像的目标特征向量进行匹配来实现目标跟踪。此算法在一般情况下能匹配80%以上角点,在遮挡情况下仍能正确匹配70%左右,处理速度达到20 frames/s,满足了实时要求。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可有效地抵御目标的变形和遮挡情况。  相似文献   
998.
The high field strength of femtosecond laser pulses leads to nonlinear effects dur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condensed matter. One such effect is the ablation process, which can be initiated below the threshold of common thermal ablation if the excitation pulses are sufficiently short. This effect leads to structure formation, which is anisotropic because of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the near field and can result in pattern sizes below the resolution limit of light. These effects are explored by temporally resolved scattering methods and by post‐mortem analysis to show the non‐thermal and anisotropic nature of this process. The near‐field distribution of plasmon modes can be tailored to a large extent in order to obtain control of the pattern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99.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放大仪器,被广泛地用来观测微小物体.但是,目前使用的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成正立像的显微镜的设计方案,同时计算了这种显微镜的放大率,并且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在培育新品种过程中能够实时掌握了解土壤中植物根系的形态以及其生长情况将为植物学家提供很多不可或缺的信息。对基于 micromegas 探测技术的中子 CT 在这一新应用的试验环境进行了仿真模拟, 通过三维图像重建后,得到了令人满意的预期结果。首先通过 Geant4 和 Garfield 模拟计算利用聚乙烯薄膜作为中子转换层的 micromegas 中子探测器, 得到了非常理想的位置分辨, 说明基于micromegas 探测技术建立中子 CT 照相系统的可行性。 然后利用MCNP仿真模拟14 MeV 中子CT 的实验环境, 最后由Matlab程序进行图像重建。In this paper, the possibility using micromegas(Micro Mesh Gaseous Structure) as neutron detector in 14 MeV neutron computed tomography(CT) has been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megas neutron detector has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neutron radiography. The three dimensional images of plant roots in soil are successfully and clearly obtained by the 14 MeV neutron CT with micromegas as a neutron detector. In the present simulation, MCNP is employed for 14 MeV neutron transport in the sample and Matlab for the 3 D photograph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