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8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粉苞苣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粉苞苣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这种植物挥发油的45个峰中鉴定出27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7.25%.  相似文献   
62.
牛尾蒿中—新倍半萜结构的确定李瑜,杨立,师彦平(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牛尾蒿,倍半萜,牛尾蒿酮牛尾蒿(ArtemisiaSubdigitata)是菊科蒿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  相似文献   
63.
从海南特有植物锈毛野桐Mallotus anomalus meer et Chun的地上部分又分得三个新的对映一玫瑰烷(rosane)型三环二萜类成分: 锈毛醇酮, 异锈毛醇酮, 锈毛双醇酮。根据其理化数据和核磁共振NOE及二维谱技术推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64.
青铜器粉状锈生长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u-Sn-Pb合金表面用盐酸腐蚀加工,并采用红外反射光谱(IR-REF)、红外光声光谱(IR-PAS)、X射线衍射(XRD)及分光光度(SPM)等分析方法研究粉状锈(Cu_2(OH)_3Cl)的生长过程和发展速度。结果表明,在酸性环境中锈体生长迅速;二价铜锈的生成需通过一价铜锈(CuCl)这一中间产物;粉状锈有传染性;CuCl在水中继续氧化生成Cu_2(OH)_3Cl的同时,有Cu~(2+)离子伴随产生。本文计算了锈体生长的反应级数、速度常数及表现活化能,对反应机理及伴随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66.
从新疆一枝蒿中分离得到了单体化合物一枝蒿酮酸, 然后以一枝蒿酮酸和有机胺为原料, 在偶联剂DCC, HOBt/DMAP的作用下, 合成了1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一枝蒿酮酸酰胺衍生物2a~2m. 所合成的化合物经过IR, 1H NMR, ESI-M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 并对化合物2a~2m进行初步的体外抗A3, B型流感病毒和单纯I, II型疱疹病毒活性研究.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a同时具有抗A3, B型流感病毒活性, 而且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的活性较高. 化合物2d的抗B型流感病毒活性比母体化合物高16倍, 化合物2e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单纯I, II型疱疹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67.
新疆一枝蒿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  张玲  赵婧  吴仪 《光谱实验室》2012,29(4):2218-222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了一枝蒿中黄酮类化合物,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DPPH·法和普鲁士蓝法3种常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对一枝蒿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枝蒿黄酮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47%;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比羟基自由基高16.93%,普鲁士蓝法测定总抗氧化结果为0.125。  相似文献   
6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蒙青绢蒿中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11%。主要成分: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7.83%),2,3,6-三甲基-1,4-庚二烯-6-醇(8.70%),桉树脑(2.37%),银香菊(2.12%),柠檬醇(1.91%),1-甲醇基-2,2-二甲基-3-异丁烯基-环丙烷(1.62%),乙酸-3,7-二甲基-2,6-辛二烯酯(1.14%)等。本实验首次采用GC-MS对蒙青绢蒿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可为该植物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分子结构的理论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应用Hartree—Fock从头算方法和B3LYP密度泛函方法从黑沙蒿中分离得到的5-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采用规范不变原子轨道GIAO法,进行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计算,得到其两种构型的结构参数和NMR化学位移值。并对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进行了统计分析、由计算结果推测该化合物分子结构中C(2)上的H在B位,即C(2)的绝对构型为S型.  相似文献   
70.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高效低阈值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一种Er3 + 和Tm3 + 共掺杂新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中高效低阈值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现象。材料组份为 6 5GeO2 2 5NaF 8 5BaF 0 5Tm2 O3 1Er2 O3 (mol% ) ,文中给出了样品的制备方法。在 978nmLD激发下 ,观察到了非常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据我们所知 ,在如此低的Er3 + 和Tm3 + 掺杂浓度下实现了如此之强的红色上转换发光 ,文献中未见报道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 2 0 0mA工作电流 (此时功率为 3 5mW )LD激发下 ,激发的功率密度为 170mW·cm-2 ,其红色光仍裸眼可见。讨论了这种高效低阈值上转换发光的机理。研究了LD的工作电流与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