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453篇
化学   3113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00篇
数学   203篇
物理学   83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示波极谱法直接测定水中超痕量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钨—溴邻苯三酚红极谱催化波进行了研究,发现体系中加入四乙基碘化铵后,极谱渡高明显增加,体系的稳定性显著提高,检出限达1.8×10~(-11)mol/L。确定了最佳条件,拟定了不经分离富集直接测定水中痕量钨的方法。此外还对极谱波性质进行了探讨,证明该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催化氢波,讨论了阳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催化氢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2.
103.
在pH9.5NH3NH4Cl缓冲溶液中,Mn(Ⅱ)与邻菲口罗啉形成的配合物在-1.36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一阶导数峰电流与Mn(Ⅱ)浓度在5×10-85×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0-8mol/L对极谱性质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用该法测定了大豆和茶叶中的微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4.
锡—邻菲咯啉络合物吸附极谱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玲  卢燕 《分析化学》1998,26(10):1241-1243
研究了锡-邻菲咯啉体系的极谱行为,在pH=2.50的0.10mol/L氯乙酸-氯乙酸钠介质中,在单扫描极谱上,Sn-邻菲咯啉络合物于-0.41V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吸附还原波。波高与Sn的浓度在2.0×10^-8-4.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 Sn,对合金标样中的锡进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合成了稀土铕、镧与吡啶-2,6二甲酸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及铕与邻菲罗啉和吡啶-2,6二甲酸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二元:Na3[Eu(DPC)3]·2H2O,Na3[La(DPC)3]·2H2O;三元:NaEu(DPC)2·phen·4H2O。用核磁共振研究了配体与稀土的配位方式,讨论了诱导效应、屏蔽效应及稀土离子的顺磁性对配合物化学位移和NMR谱图的影响。NMR研究表明,三种配合物具有相似的对称结构和相同的化学位移变化规律。吡啶-2,6二甲酸中的羧酸以单齿配位(整个分子为三齿配位),二元配合物中,铕和镧的配位数均为9,三元配合物中,铕的配位数最低为8。  相似文献   
106.
用线性电流扫描极谱、恒电流单阶跃计时电位法及等电流双阶跃计时电位法, 研究了Ni(II)、Co(II)-邻菲咯啉(phen)体系在1,2-二氯乙烷(DCE)/水界面相转移的电化学行为。同时, 研究了相转移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 电解前, Phen与Ni(II)或Co(II)同时在水相时, Ni(II)、Co(II)行为类同; 若电解前Phen在有机相时, Ni(II)、Co(II)的行为截然不同, 原因在于两者与Phen配位反应的动力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合成了2,5-二(2-菲基)-[3,2-b]并二噻吩(PhTT), 表征了其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制备了相应的有机薄膜晶体管.  相似文献   
108.
The title compound [Mn(phendione)(PDC)(H2O)2]·2H2O (H2PDC=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prepared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X-ray diffractio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es.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a=1.017 51(11) nm, b=1.483 25(11) nm, c=1.461 21(13) nm, β=109.86(10)°, V=2.074 1(3) nm3Z=4, F(000)=1 028, μ=0.701 mm-1Dc=1.609 g·cm-3R1=0.028 9, wR2=0.078 8 [I>2σ(I)]. Crystal structure reveals that complex consists of one-dimensional chain framework bridged by hydrogen bonds that formed by uncoordinated water and oxygen atom of carboxyl group in PDC2-. Furthermore, the complexes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hydrogen bonds. CCDC: 648570.  相似文献   
109.
采用[3 2]1,3-偶极环加成反应,苯炔前体邻-三甲硅基苯酚三氟甲磺酸酯在氟化铯的作用下与硝酮反应合成了9个2,3-二取代苯并[d]异噁唑烷,收率87%~97%。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率MS确证。  相似文献   
110.
利用2,3-二苯基喹喔啉和氯亚铂酸钾(K2PtCl4)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喹喔啉铂的配合物(DPQ)Pt(acac),通过元素分析,1HNMR测定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得到的是目标化合物.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材料作为磷光染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21nm)/NPB∶7%(DPQ)Pt(acac)(17.5nm)/BCP(7nm)/Alq3(21nm)/Mg∶Ag(10∶1)(120nm)/Ag(10nm)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442和485nm处存在单重态1MLCT(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和三重态3MLCT的吸收峰;在632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该器件的启动电压是5.0V,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516cd·m-2,外量子效率为0.66%,流明效率为0.26lm·W-1,是一种红色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