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692篇
化学   1559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69篇
综合类   144篇
数学   135篇
物理学   4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应用细胞培养法和单细胞阳离子测定系统研究了希土化合物以地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介质中SmCl3和Ycl3的浓度大于1mmol.dm^-3时,有明显的细胞毒性,Ycl3的细胞毒性大于SmCl3,SmCl3和YCl3的细胞毒性明显大于Sm(Ala)3Cl3和Y(Ala)2Cl3。希土化合物的作用使细胞(Ca^2+i)升高;毒性越大,Ca^2+i升高越甚。低浓度Sm^3+和Y63+对细胞膜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杯[6]芳烃-双金属卟啉在氧化异丙苯中的催化行为,结果表明杯[6]芳烃-双金属卟啉比之相应的金属卟啉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并表现同样的选择性,生成苯乙酮和醇组份。此一结果同通常酞菁或其它如西弗碱大分子金属络合物催化下生成丙酮和酚不同。还考察了温度、轴向配体、催化剂用量及金属离子种类等对反应的影响,仔细地通过测定反应速度比较了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73.
分别合成了疏水和亲水性咪唑类离子液体,并制备了相应的两种离子液体修饰的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量结果显示,细胞色素C在离子液体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子传递过程为一扩散控制的准可逆反应,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也可用作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有效促进剂。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测量结果得到了与循环伏安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4.
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which belongs to the superfamily of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represents a group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TPs that participate in tumorigenesis and metastasis processes.Presented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cloning,prokaryotic expression,purification,and polyclonal antibody preparation of PRL3.To obtain a specific polyclonal antibody against PRL3,the authors have prepared GST-PRL3 to immunize rabbits and purify an anti-PRL3 polyclonal antibody by negative selection affinity columns.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nti-PRL3 polyclonal antibody has a specific binding ability with PRL3 protein.The anti-PRL3 polyclonal antibody provides a good tool to further study the function of PRL3.  相似文献   
75.
随着纳米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粒材料被设计和制备出来,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和成就。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具备可控表面化学与结构、特定刺激响应性能和可控装载与释放性能的微粒材料,尤其是基于层层自组装的中空微胶囊。同时,我们也致力于研究微粒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阐明其物理化学性质对细胞内吞和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进一步建立功能性微粒材料的生物学功能优化的规律,推动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Our studies examined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responsible for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2-ethoxycarbonyl-1,5- benzothiazepine (7a). Three series of 1,5-benzothiazepi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nd screened for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ethoxycarbonyl group at the 2 position and the imine moiety on the seven-membered ring are essential for activity. The most potent of the synthesized analogues (7a, 7b) were further studied by evaluating their cytotoxicity and mode of action (for 7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s 7a and 7b were relatively safe for BV2 cells, but compound 7a interfered with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cell wall integrity by increasing the chitinase activity. Therefore, compound 7a was considered safe as an antifungal agent for animal cells.  相似文献   
77.
杨瑞  邓胜松  喻明军  姚日生 《合成化学》2021,29(12):997-1008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基于分子杂交的策略,将苯并[b]氮杂?结构引入查尔酮母体结构中,设计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b]氮杂?-查尔酮杂合物(7a~7l)。并以苯胺为原料,经N-烷基化、羰基化、水解、环化和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7a~7l,其结构经1HNMR, 13C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MTT法评估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HGC-27)、人肝癌细胞(HepG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的抗增殖活性,并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法实验在细胞和蛋白水平上探究了活性最优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HGC-27细胞表现出较高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7d对HGC-27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最强(IC50=0.78 μmol•L-1),优于阳性对照顺铂(IC50=7.38 μmol•L-1),同时其对人正常细胞GES-1的毒性较低(IC50=22.77 μmol•L-1, SI=29.19),弱于阳性对照顺铂(IC50=9.51 μmol•L-1, SI=1.29)。抗肿瘤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7d能够将癌细胞HGC-27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通过增加促凋亡蛋白Bax和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来诱导HGC-27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8.
79.
以聚丙二醇-双[3,4,5-三(炔丙氧基)苯甲酰胺]为轴,以小体积的2-叠氮乙醇为封端剂通过水相炔-叠氮点击化学反应(Cu AAC)生成的多个三氮唑进行封端,合成了新型的β-环糊精聚轮烷.利用核磁氢谱和旋转坐标系欧沃豪斯增益谱对所合成的β-环糊精聚轮烷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通过聚轮烷上的羟基,在聚轮烷上依次共价连接了水溶性聚合物聚乙二醇和荧光分子FITC,对聚轮烷进行了亲水化改性和荧光标记,研究了改性后的聚轮烷的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行为,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轮烷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并可通过胞吞的方式被细胞摄取.  相似文献   
80.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极富潜力、用于替代传统化学治疗的方法,为先天性遗传疾病和严重后天获得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富有前景的新途径。有效释放是基因高效表达的关键,将降解基团引入基因载体可有效地提高基因释放效率,且降解后的小片段更易代谢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降低细胞毒性。本文依据材料结构及制备方法对新型聚酯材料进行分类,从转染效率、细胞毒性以及降解性能方面综述了可降解聚酯类基因载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